马英九:两岸统一时机未到 关键在于创造条件

 马英九昨天到马来西亚柔佛新山的南方大学学院开讲,受到校方热情接待。(黄顺杰摄)
马英九昨天到马来西亚柔佛新山的南方大学学院开讲,受到校方热情接待。(黄顺杰摄)

字体大小:

(联合早报网讯)台湾前总统马英九认为,两岸统一时机未到,台湾没完全排除这个可能性,关键在于条件是否足够,例如两岸能否真正建立“自由、民主、均富的国家”。

马英九昨晚(15日)应邀到马来西亚柔佛新山的南方大学学院(简称南院),针对“中华文化与世界华人的未来”这一主题,向2200名新马华社、商界领袖代表与学生开讲。虽然马英九在正式演讲中避开敏感的政治议题,与会者却十分关注两岸局势发展,在结尾的问答环节中,10道问题中有过半涉及两岸关系。

率先提问的公众单刀直入,询问两岸会否统一。在八年总统任内主张“不独、不统、不武”的马英九说,中国大陆“很希望快点统一”,台湾觉得“时机未到,但是也没有说百分之百的排除”。

他说:“关键是在于说是不是有足够的条件,或者是现在没有足够的条件,未来能不能创造出这个条件。我觉得两岸真正重要的是如何把人民的生活改善,建立一个自由、民主、均富的国家,这个是我们最大的期待。”

马英九也引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卷首语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多数争议都用武力解决,“几乎没有一个先例是不打仗的”。他在回答另一名观众的提问时指出,他在总统任内已尽一切努力使台海不会发生战争,两岸关系在他主政下也“密切到没有人会去想战争的问题”,似在暗讽现任总统蔡英文。

马英九以他招牌的“马氏”幽默补充说:“我没办法告诉你发生战争会怎么办,因为那时候怎么办都不能办了。”

他也引用《孙子兵法》中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说明战争乃下策,武力应是最后不得已的手段。马英九认为,台湾应对大陆的第一道防线不是飞机导弹,而是两岸和解的制度化,让两岸都不会去想片面改变现状,因为代价太高。他说,台湾军队必要的战备训练固然不可少,但先把可能引发战争的风险降到最低,让台海变成和平大道,不需一味扩张武力。

马英九是南院继台湾文学家白先勇、中国文化学者王鲁湘和香港教育家及思想家霍韬晦之后,第四位受邀到该校“人文大学堂”开讲的海外嘉宾。

在长达50分钟的演讲中,马英九透过不同的小故事宣扬华族文化和华人的优良传统和价值观,例如海外侨生过去大力支持抗日战争,表现出的爱国情操令他动容。他也不忘利用机会盘点自己的政绩,包括强化侨生教育政策,侨生人数在他任内每年增加13%,其中,赴台留学的马国学生从3000人增至7000多人。

在两岸关系如今陷于冷对抗的大环境下,马英九昨天也提出台湾在国际社会可扮演的五大角色,即和平的缔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动者、新科技与商机的创造者,以及中华文化的领航者。蔡英文上台以来因不承认九二共识,令两岸关系停滞不前,官方协商中断,台湾的国际空间也明显紧缩。

这是马英九自今年5月卸任以来首次出访。今年6月,马英九接到亚洲出版业协会的邀请到香港参加颁奖礼和发表演说。不过,由于刚卸任不久,加上香港为中国大陆特别行政区的敏感性,台湾总统府以国安理由驳回他的出境申请,在当时引发争议。马英九最后改以预先录像的方式发表演讲。

马英九这回访马却也不无争议。例如,马国媒体星洲网称马英九为“台湾前领导人”而避用“总统”,南院在宣传看板上称马英九为“世界华人领袖前总统”,甚至用盆栽遮挡,均引起“矮化”的争议。据多维新闻网日前报道,南院校长祝家华坦承,校方一开始使用“台湾前总统”,但后来接到“中国大陆方面的意见”。

时隔15年再次访马,马英九这回逗留四天,他今天到槟城走访孙中山遗迹,明天赴马六甲出席由马国独立智库主办的“世界华人经济论坛”开幕式,发表专题演讲,后天返台。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