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聚焦北京“天际线”清理之争与城市治理难题

字体大小:

看到久违的天际线,却难以按习惯定位要找的路。北京市架空线和天际线“两线”清理工作开展以来,不少市民陷入这样的喜与忧。

据中新社今天(10日)报道,针对北京“天际线”清理之争,以及一些牌匾拆除导致市民找路难等舆论关切,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上周五(8日)表示,将积极接受并整理研究,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操作,因地制宜,力争拆除和规范重设同步,方便民众。

北京市城管委也指出,注意到了社会上的一些反映:拆除后重设进度有所脱节,新牌匾没有及时跟上,有些商家拉横幅来代替;个别老字号店铺因放大传统匾额或“一店多招”被动员拆除,引发社会关切;有些有路标意义的招牌消失,影响了市民的寻路习惯等。

据报道,网民陈晶是这轮清理工作的支持者。她认为,今年9月出台的《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不是不让设立招牌牌匾,只是对不符合规定的进行整治。

她在自己写的一篇阅读量超过10万次的微信文章里说,即使是在喜欢挂牌匾的其他亚洲地区,比如日本的一些城市,招牌也是有统一规划、配色协调的。在喜欢挂霓虹灯招牌的香港,由于安全隐患等原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霓虹灯一直在迅速减少。

也有网民指出,大家的争议焦点,并不在于北京要不要美丽的天际线,而在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然而这无疑是个难题。

《环球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从城市发展的长期逻辑线来审视,北京新的治理行动在方向上无疑是进取的。从最广义的角度说,城市治理水平的升级会在一些时间点上有阵痛代价,只要结果被时间证明是好的,一些当时受到反对的改造就可能最终被公众接纳,成为城市现状和传统的新基点。

但文章同时强调,加强沟通,听取公众对城市治理的意见,围绕城市发展的思路形成更多共识,这恐怕是化解纠纷的根本途径。

《人民日报》也对此评论称,利益高度分化的时期,确实鲜有毫无争议的公共政策。

该评论表示,什么是判断的关键标尺,什么是治理的最大公约数?应该属法治。为了净化城市空间、打造美丽天际线,北京新修改通过了《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清理属于有法可依。

该评论也称,在摘除过程中,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或许也可以考虑一下社会承受力的问题。一言以蔽之,精细化的管理一定是法治化的,也应该是将绣花功夫落实到治理全链条中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