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最后的岁月:与学生背诗锻练记忆力

字体大小:

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前天(14日)在台湾高雄病逝。他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期间结识的朋友和学生深切缅怀大师,尤忆起今年10月为余光中祝寿时,与他交谈、颂诗,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据中通社昨天(15日)报道,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后随家人赴台。他的许多作品都提到他“文化的根”在中国大陆,希望能“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称自己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此外,对于故乡的怀念也构成了他许多着名作品例如《乡愁》的核心内涵。这些作品对华文现代文学影响深远。

报道引述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表示,余光中对推广华文文学非常热心,不遗余力,曾经说过:“我们有责任来维持中文的活力。”

余光中常在潘耀明任总编辑的《明报月刊》上发表文章。潘耀明用“虔诚”形容余光中写文章的态度说:“手稿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而且在寄给我们以后,还经常会精益求精地做一些修订。这是对文字一丝不苟的严肃态度,令人敬仰。”

据报道,余光中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往香港中文大学担任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在课堂和研究上耕耘11年,桃李满天下。在该段岁月里,他创作了163首诗作及25篇散文。回到台湾之后,他也依然非常关注香港文学。

台湾中山大学今年10月为余光中举办寿宴;香港散文家、余光中弟子黄秀莲从香港去高雄赴宴。

黄秀莲展示了现场背景版上的照片说:“这是余教授在香港船湾淡水湖的长堤上骑单车,很有文艺的气质。旁边画着的是紫荆花,香港市花,很好看。”

她说,10月见到余光中很精神,在台上演讲一如往常幽默风趣。余光中还主动提出要和学生“比赛”背诗,学生念上联,他接下联,想要用这个方法来帮他保持记忆。

黄秀莲念了他最熟悉的杜甫诗,“正是江南好风景”,余光中接“落花时节又逢君”;她念“穿花蛱蝶深深见”,余光中接“点水蜻蜓款款飞”。她还念了不少苏东坡的词,大多数余光中都能接得上来。

黄秀莲指出,诗歌、散文、翻译、评论,一个人在任何一方面做到余光中的水平已是非常难得,而他四方面都做得非常好。不仅文学的成就很高,人品也非常高尚。

她也表示,希望后人可以多念余光中的作品和中国的文学作品。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