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过35岁生日之际,高调开展10个月内的第四次对华访问。受访北京学者认为,这显示他对美朝弃核谈判没有信心,希望释放朝鲜有中国支持的信号。
中国和朝鲜官媒今早(8日)同步宣布,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应中共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7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
根据公开资料,今天是金正恩的生日。他没有留在平壤过35岁生日,而是风尘仆仆开展10个月内的第四次访华,足以突显他对中朝关系的重视。
据韩联社报道,金正恩专用的深绿色列车7日晚上10时15分越过中朝边界驶过丹东站,今天上午10时55分驶入北京站。
随金正恩出行的还有他的夫人李雪主、负责美朝核谈判的金永哲,以及李洙墉、朴泰成、李容浩、努光铁等党政军干部。
从访问的天数、随行人员的阵容,以及朝鲜媒体在他一抵达北京就发出报道的情况来看,金正恩在高调展开他今年的首场外交活动。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朝鲜问题专家赵通向《联合早报》分析,金正恩高调出访,旨在说明朝鲜现在跟中国的关系,比跟美国或跟韩国的关系还近。
他指出,一般情况下,朝鲜会尽量对中美保持同等距离,在两个大国之间搞平衡,从而利用两个大国之间的竞争关系,给自己最大的喘气空间。
赵通分析,朝鲜现在这么明显地向外界释放出与中国走得很近的信号,很可能是因为朝鲜在与美国的互动中遇到了麻烦或障碍,没有信心弃核谈判能取得它所要的重大突破。
他指出,朝鲜跟中国走得近,无形中是向美国施加压力,表明即使美国不答应朝鲜的要求并继续延缓改善双边关系,朝鲜特有中国支持,不一定要向美国妥协。
金正恩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6月在新加坡第一次会晤之前,金正恩两次访华并同习近平会晤。有分析认为,特金第一次会晤前后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可部分归功于中国发挥的作用。
美朝领导人第二次会晤可能在近期举行,据彭博社报道,下一次会晤的地点可能在越南河内。
美国学者也认为,金正恩此行是希望中国能为朝鲜撑腰。
美国智库国家利益中心国防研究主任卡齐亚尼斯(Harry J. Kazianis)在今早发给媒体的电邮中分析,金正恩访华同习近平会晤的目的,是要提醒特朗普政府,他的外交和经济选项不仅仅来自于华盛顿和首尔。“金正恩在新年献词中提到要‘另辟新径’,很可能是暗指他将向北京靠拢。”
金正恩在1月1日发表的献词中说,如果美国继续用制裁等方式向朝鲜施压,却又不遵守对朝鲜的承诺,“我们别无选择,必须另辟新径”。
(记者是《联合早报》北京特派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