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应在国际治理中寻求更大的代表权和发言权

世界银行原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国际治理中寻求更大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培养真正懂得怎么样让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的人才。(联合早报)
世界银行原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国际治理中寻求更大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培养真正懂得怎么样让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的人才。(联合早报)

字体大小:

世界银行原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发展中经济体仍停留在中低收入阶段源于发展思路。他认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国际治理中寻求更大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培养真正懂得怎么样让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的人才。

据澎湃新闻报道,北京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论坛今天上午召开,世界银行原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林毅夫作主旨发言时表示,大家(发展中国家、发展中经济体)都有发展的愿望,国际多边、双边等机构也提供很多援助,但是现在回头看,为什么效果却不尽人意?”

他说,二战后,发达国家通过国际组织、援助机构以及民间机构为国际发展贡献了近约4.7亿万美元(6.4亿万新元)的资金,然而绝大部分发展中经济体还停留在低收入或者中等收入阶段。

林毅夫发现,这主要归结于发展思路。他认为,当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国际治理中寻求更大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培养真正懂得怎么样让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的人才,让这些人才到国际机构工作,引领发展机构的发展思潮改变。

林毅夫表示,现在发展思路由发达国家主导,“基本上是从发达国家有什么来看发展中国家缺什么”,“看发达国家什么东西能做好,发展中国家做不好”,“从发达国家自己来看,什么东西重要,就认为这些东西在发展中国家也非常重要”。

然而,他研究发现,真正从低收入走向高收入经济体的成功案例中,所采取的措施恰恰相反——这些经济体总是从自己有什么出发,根据自己有什么东西,能做好的东西,将其做大做强。

回顾早期对发展中经济体援助的内容,林毅夫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国际发展机构认为,发展中经济体要赶上发达国家收入水平就应该有先进的制造业。所以当时有一些援助项目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钢铁厂、汽车厂等。

“但实际上大部分这样的产业起来以后,都没有竞争力,带来就业、经济发展停滞等问题。”林毅夫说。

到了上世纪80年代,由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欠佳,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因此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机构或双边机构主要援助模式是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所谓的结构调整,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

“可是按照当时主流的国际发展思路采取措施的国家,他们普遍出现的问题是经济停滞不进,跟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扩大。”林毅夫说。

他称,在此情况下国际援助进一步发生变化,建立现代化的制度,变成人道主义的援助。“比如,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健康教育项目或是人权项目,又比如强调发展中国家男女要平等。”林毅夫在论坛上说,实际结果是这些项目并没有真正帮助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

对此,林毅夫提出新结构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的看法是,要消除贫困,那么收入水平要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要不断提高,那么技术需要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制度不断改革,这种结构变迁是经济发展的本质。如果发展援助是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结构变迁过程中瓶颈限制的,效果会非常好。”林毅夫讲到,目前发展中国家普遍瓶颈是基础设施很差。

“中国有一个思想,要致富,先修路,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在国际马上风起云涌,得到很多的支持。”林毅夫说。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