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研究报告:社会动荡期间每五人有一人患疑似心理疾病

字体大小:

一项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香港发生的持续社会动荡可能影响当地成年人的精神健康,研究表明,去年社会动荡期间每五名香港居民中就有一名疑似患有抑郁症或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

据《星岛日报》及《明报》报道,香港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最新研究发现,去年社会动荡期间每五名成人就有一人患上疑似抑郁症或疑似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研究估计,去年有多达约11%的成年人口患有疑似抑郁症,而2009年至2014年,“占领中环运动”前的基线水平为约2%,2017年为6.5%。与10年前相比,现时患有疑似抑郁症的成年人口,相当於增加59万人,估计当中有30万人的增幅,可能与去年的社会动荡有关。

另外,于2015年11月(即占领中环运动发生后一年),大约有2%的成人出现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症状。这人数比例于2019年9月至11月的调查中,上升至近32%,相当于增加190万名有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症状的成人。

研究人员指出,患病率与经历大型灾难、武装冲突或恐袭的地区相似,并估算对公营医疗系统精神健康服务需求或增加约12%,认为需大幅增加服务。

该研究于医学期刊《刺针》发表,研究人员收集2009至2019年数据,先把2009至2014年逾1.8万香港成人作基线调查,再比较2014占领运动期间与前后,以及2019年社会动荡期间数据,评估市民精神健康负担。去年6至11月共调查1600至1736人。

研究人员估计,在去年社会动荡期间,怀疑创伤后压力症的患病率大约是13%,即相当于约81万名成人有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另外,研究也显示,每天使用社交媒体两小时或以上来关注社会政治新闻和事件的成人,可能有较高风险患上疑似抑郁症或怀疑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不过,家庭的支持或可缓冲压力对精神健康的负面影响,或能有效地减低患上抑郁症的风险。

在去年出现社会动荡期间,研究人员也估计会额外有14万名成人需要寻求支援抑郁症的门诊服务,以及大约36万名成人会寻求与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相关的支援。研究人员指,是次研究的发现只提供观察性关联而非因果关係,并指出是项研究有数个局限,包括可能低估香港人口实际上承受的精神健康负担,因有关的研究未有调查在参与活动人士中佔相当比重的18岁以下年轻人,亦未有特意过度抽样警员去评估他们的精神健康状况。他们亦指出,患上疑似抑郁症或怀疑创伤后压力症,可能仅反映对异常事件出现的精神困扰而并非确实的精神疾病。

共同领导此项研究的港大医学院梁卓伟指,香港显然缺乏足够资源去面对额外的精神健康服务需求。他又指,香港的人均精神科医生比例只有英国的大约一半,而此前公营医疗门诊服务的平均轮候时间最长达64周,并指有需要增加精神健康及社会支援服务的供应,让有需要的病人可以获得高质素的服务。

香港医管局对此回覆时说,过去数月已密切监察精神科服务使用情况,医管局精神健康专线使用人次由去年初每月2000多个案增至近3个月超过3000,但至现时精神科服务未有个案大幅增加的迹象,强调会监察情况,适时增拨资源及人手应对。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