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内外:三个武汉人的除夕夜

字体大小:

拥有1100万人口的武汉,正在经历最没有年味的除夕。

2020年1月24日,除夕,湖北省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湖北省卫健委对外通报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进入第二波流行的上升期。

这场发端于去年12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武汉为中心,已扩散至除青海、西藏之外的全国各省区。国家卫健委1月25日通报,中国29个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287例,死亡人数上升至41人。

这场疫情的势态曲线与17年前的SARS风波越来越相似,正一步步让漩涡中心的武汉人感到警觉。

1月18日晚,在北京工作的武汉青年李优乘坐高铁抵达武汉站,当天官方通报让他对此次疫情没有特别上心,但在媒体工作的他,还是对各种信息有所敏感,他随身带了十支普通口罩和两支防霾口罩。列车驶进武汉,李优出站后发现,并没有太多人戴口罩。

两天后(20日),当新增病例呈两位数增长,越来越多的省份发现确诊病例,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用非常笃定的语气说出“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肯定的人传人”后,武汉如临大敌。

第一例患者被发现的45天后,武汉在1月21日实施进出武汉人员管控。1月23日10时起,武汉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告,武汉正式与外界“隔离”。

与此同时被“隔离”的,还有武汉人的这个春节。

由“静”变“冷”的除夕

武汉“封城”的消息还仍在持续发酵中,除夕悄然来临。

尽管中国人的年味渐淡几乎成为共识,但李优每年回武汉过年时,总还是要象征性完成走亲戚、吃大桌饭等项目,喝酒、麻将依旧是亲戚来往间必不可少的娱乐。

2020年的过年,这一切都停止了。

李优家取消了一切走亲戚、聚会的活动,但他母亲还是觉得,一年到头难得回一次武汉,李优应该去他外婆家拜年。

除夕这天,武汉下着连绵细雨。中午,李优和母亲拎着一些食品礼盒出门。由于李优的外婆住得离他家很近,走路20分钟即可抵达。从小住在湖北大学家属区的李优知道,一旦到了春节,必定是校园最安静的时候,但今年显得格外冷清。

武汉“封城”那天,1月23日,湖北大学实行大门管控,只保留部分校门开放,其余一律关闭,李优和母亲只能绕远路从正门通行。在校门口,有保安人员正在给每个试图进校的人测体温。

湖北大学位于武汉市中心,大门外的主干道以往车水马龙,如今只有熙熙攘攘的几辆车驶过,店铺大多关门,有一两家花店和食品店铺还在营业,店员都戴着厚厚的口罩,口罩大概成了武汉人今年最需要的年货。

外婆的耳朵依然不太好,需要很大声的说话,外公的手夹饭菜时还是会抖,这还是基本一年回一次家的李优印象中的“年味”。但当他与外婆交流过后,他才注意到,充斥他手机许多天的疫情信息,外婆几乎不知情。每天准点收看《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的老人,对疫情的严重性却一无所知。

李优和母亲特地带了一大瓶此前购买的酒精给外婆,并反复且大声的叮嘱外婆不要出门,哪怕春节期间天气好转也不要出门,最能达到效果的一句话就是:“您就把这次也当SARS对待!”

奔赴一线前的年夜饭

1月25日,也就是大年初一,武汉人陈亦然回到医院去上班,这意味着,吃完除夕夜的年饭,她就去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陈亦然是一名普通的80后护士,在武汉市武昌区的一家三级医院工作,在此次疫情中,这家医院经过改造,成为了武汉市七家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之一,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收治医院。

已经是一个孩子母亲的陈亦然原本不是发热门诊的护士,面对此前未曾可知的病情,医院已经对所有医务人员进行了相应的培训。

据湖北省卫健委1月24日通报,目前全省有549家以上医疗机构和所有乡镇卫生院都设置了发热门诊,其他医疗机构设置了预检分诊点和发热病人诊室,其中武汉市有61家医疗机构有发热门诊,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发热诊室,可以开展发热病人的筛查和鉴别诊断,各医疗机构在接诊发热病人后,便能明确判断就地治疗,在不能明确发热原因的情况下,方需转诊到转诊的医院做鉴别诊断。

陈亦然清楚了解医院改造的不易,她所在的医院在1月23日晚正式收治发热病人以前,重新划分隔离区,要对相应住院病房的床位进行调整。在日常的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加床情况,但这一次显然不是加床那么简单,还要给每个病房加装通风系统。

还是在除夕前一天,陈亦然所在医院自行向社会发起求援,她的亲戚都在朋友圈帮忙转发。这家医院目前缺少隔离防护服、口罩等医用防护用品,以期社会关注。

除夕夜,陈亦然依然选择和家人一起度过,取消了大桌的年夜饭,但只要能和丈夫、孩子在一起,这个年过得就不算暗淡。她知道,还有更多正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早已与春节“隔离”,大年初一一早到医院后,她就暂时不会回家,医院并无强制要求,但她还是选择自行隔离,住在医院附近的同事家里。

滞留在外的武汉人

留守在武汉的人大都选择了“自行隔离”,留在自家看央视春晚,武汉人吴梅却无奈只能在国外的一家酒店里和同事两个人度过这个五味杂陈的除夕。1月24日晚,她在朋友圈里写下,“终于找到了家里的频道,倍感亲切温暖。”

1月19日,当武汉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还在百例以内,吴梅数个月前就已预定好的航班顺利抵达国外某地,她没想到,即使在数千公里外的电视上,还在长时间播出关于她家乡的这场疫情风波。

新冠肺炎逐渐在世界各地发现确诊病例,这也让国际社会对此的关注愈加重视。当吴梅得知武汉的口罩脱销时,她也尝试在当地的一些游客聚集的药妆店买口罩,无疾而终。

1月23日下午,除夕前一天,原本计划回武汉的她接到航空公司取消航班的通知,她是通过旅行社订票,原则上可以改签国内其他城市,同行有旅客就改签到了浙江杭州。吴梅考虑再三,决定和同事一起继续留在国外,花了一万多元(人民币)续订了酒店。

23日晚,在当地的一个居民区附近的药店,吴梅碰巧遇到华人老板进货,带回了一大批口罩,她赶紧买了五盒N95、三盒普通医用口罩,她认为价格是涨了。

除夕到了,吴梅的母亲催她回武汉,但与此同时,她的微信里充斥着各种“武汉回不去了”“酒店不收武汉籍游客”等的信息,许多滞留在外地的武汉人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辗转回家。

国外唐人街的春节氛围如往年一样浓厚,许多华人在搭建的舞台上唱春节的歌曲,吴梅拍了一些小视频后就回到酒店,打开电视,搜索到央视国际频道,静待春晚。

“第一次在外过年,第一次这么深切地体会到团圆的美好。除了想家,一切都好,祝大家平安喜乐,鼠年安康。”吴梅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配上了今年央视春晚临时为新冠肺炎攻坚战新增的朗诵节目的截图。

除夕夜很快就过去了,农历鼠年到来。回武汉,仍是她的头等大事。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