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中国经济初显正常化迹象 但仍面临严峻风险

字体大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员在一篇关于疫情经济影响的博文中分析,在经历疫情造成的全面冲击后,中国经济开始显示出一些正常化迹象,但仍面临严峻风险。

IMF博客官网20日刊登了分析文章,作者分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主任李昌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太部副主任Kenneth Kang以及IMF中国代表团团长和亚太部主任助理伯格(Helge Berger)。

他们写道,所有迹象均表明,中国2020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将出现大幅放缓,且将对全年造成重大影响。最初是经济活动的一系列骤停,迅速波及整个国民经济,并演变成一场全面的冲击,同时阻碍了供给和需求,这正如1月至2月非常疲弱的工业生产和零售数据所示。

相比2007年至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冠状病毒的冲击更加严重,因为它同时打击了家庭、公司、金融机构和市场,中国首先受创,目前已扩展至全球。

他们分析,虽然中国经济出现了正常化迹象,即多数大型企业已报告重新开工,很多当地员工也已返岗,但严峻的风险依然存在。这包括,国内和国际出行恢复可能导致冠病病例再度增加。即使中国不出现新一轮爆发,当前的流行病正引发经济风险。

他们解释道,随着更多国家面临疫情爆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消费者和企业可能保持谨慎,在中国经济恢复运转之际,这将抑制全球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因此,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将必须做好准备,在必要情况下为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提供支持。考虑到疫情爆发的全球性,很多措施若能进行国际协调将取得最大成效。

专家们还提到,中国目前支持银行间市场,为承压的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允许人民币根据外部压力进行调整。其他措施包括,引导银行与受疫情影响的借款者合作,激励银行通过中国央行的特别融资向小企业贷款,并对银行进行定向降准。在此期间,大型企业能获得相对稳定的信贷。

不过一些缓释工具自身也存在问题。例如,当局为广泛的债务人延长了履行资金义务的期限,若该举措没有针对性和时间限制,未来可能削弱金融稳健性;补贴信贷可能被错配;让已经不具有生存能力的企业维持运转可能会在以后抑制生产率的增长。显然,在必要情况下使用针对性较强的工具是理想的做法。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