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中国抗疫最值得分享的经验是执行力

字体大小: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日前接受官媒《人民日报》专访时表示,中国抗疫主要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对暴发地区进行封堵,阻断传播;二是基层群防群治,也就是联防联控。

因此他认为中国最可分享的经验是执行力。他表示,很多国家的医疗水平、技术实力比中国高得多,之所以在疫情面前措手不及,就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也没有果断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少一线医务人员感染,而这道防线一旦垮掉,会很容易失控。

钟南山表示,全球疫情何时出现拐点,要看政府能不能出手进行强力的干预。“对其他国家预测有很多不可测的因素,所以现在让我预测全球拐点,就比预测中国的难得多。”

他强调,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现在国内外情况悬殊,中国由于采取了非常果断的措施,现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阶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暴发的第一阶段,且仍在向上攀升。这意味着人传人的几率非常高,确诊病例增加非常快。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现在就提出不戴为时过早。

不过,钟南山认为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人少的地方或空旷场所,倒不见得必须戴口罩。

而在武汉解封后,钟南山认为中国接下来仍然面临两个考验。一个是如何边防控、边复工,另外一个是“外防输入”关。他说:“现在国外还处在疫情暴发高峰,一些跟国外交流密切的中国沿海大城市很容易被卷进去又出现部分疫情。武汉的下一个关也是全国的这一关,还需要通过各种防控举措过关。”

至于境外输入病例是否会造成中国疫情二次暴发,钟南山认为总体来看,社区的传播危险性肯定存在,但中国出现疫情第二波大暴发的几率很小。

他表示中国的群防群控一直下沉到社区,社区居民都有很强的自我防护意识,比如戴口罩、与人交往保持距离等,一旦有人出现发烧等症状,也能够快速报告或接受诊断,进而隔离。

钟南山也认为中国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不会很大。他表示,无症状感染者不会凭空产生,通常会出现在两个群体:一是在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暂时还没有表现出症状、但可能已经被感染的人。另一个是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他们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少的。

他指出,无症状感染者也有两个概念,一类是开始没有症状,但后来会逐渐发展到有症状,这类是肯定有传染性的。另一类是最近发现的,在相当长的观察过程中始终没有症状,但核酸检测阳性。钟南山团队正在研究这类的传染性。“但根据病毒的特性,一旦出现症状,传染性就比较强,所以将他们作为一组人进行隔离观察,这样的战略是对的。”

另一方面,他也指出有些动物身上原本就带有一些病毒,不一定有症状,也不一定会传染。现在就认为这些动物身上的新冠病毒既能传染人,又能传染动物,而且都能致病,结论过早。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