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官员谈数字人民币、纸钞和假钱包

字体大小:

中国央行官员澄清,数字人民币将与纸钞长期并存,与微信和支付宝不存在竞争关系。受访学者指出,中国民众对数字人民币缺乏认知,将为推广这一新型货币带来挑战, 央行接下来得通过更多方式打消民间的疑惑和顾虑。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昨天(25日)在外滩金融峰会上,解释数字人民币的主要特征。他说,微信和支付宝是金融基础设施,是钱包;而数字人民币是支付工具,是钱包的内容。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大家仍可以用微信、支付宝进行支付,只不过钱包里的内容增加了央行货币。

针对市场担心人民币数字化可能会边缘化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穆长春强调,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不是靠行政强制来实现的,而是应该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我个人觉得,在可预见的将来,数字人民币和纸钞将长期并存。”

深圳市政府本月向当地民众发放1000万元(人民币,下同,203万新元)数字人民币红包,为推行数字人民币试点。据官方统计,在试点期间,共有近6万3000笔交易,成交金额为876万4000元。

穆长春透露,市场上已出现假冒数字人民币钱包。和纸钞时代一样,央行依然面临着防伪和防假的问题。“在纸钞时代防伪和防假成本高,在数字人民币时代,我们要降低防伪的成本,这就需要我们统筹建设数字人民币的钱包生态,以便于老百姓识别。”

为更好地推进数字人民币,穆长春认为应坚持央行中心化监管,这有利于抵御加密资产和全球性稳定币的侵蚀,防止货币发行权旁落;也能实现支付即结算,提高商户资金的周转率,提升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还有利于打破零售的支付壁垒和市场分割,避免市场扭曲。

“中心化管理的体制下,人民银行可以防范和打击洗钱、恐怖主义融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地维护金融稳定。”

长期研究数字货币的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教授李国权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穆长春澄清的几个问题,反映出当前中国民众对于数字人民币的顾虑。这将是数字人民币在推广过程中面对的一大挑战。

“央行的目的是在不扰乱现有市场的情况下,平稳推进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但民间对这个新兴事物的认知还不完善,假冒钱包又迅速涌现,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接下来央行除了要加强对相关衍生品的监管,还要大力推动公众教育,提升民众对数字人民币的认知。”

李国权也建议央行继深圳之后,选择一个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试点数字人民币,从另一方面了解不同人群对数字人民币的接纳情况。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虽然表明无意发行数字货币,但推出相关条例支持数字货币的创新发展。金管局局长孟文能今年6月出席上海陆家嘴论坛时也说,期待与中国在数字货币领域进行合作。

李国权预计,随着数字人民币走向国际,新加坡人日后也可以在手机钱包中储存数字人民币。这意味着国人今后到中国旅行时,或许不必安装微信和支付宝,也能用人民币进行电子付款。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