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立遗嘱人群趋向年轻

字体大小:

中华遗嘱库20日发布《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最年轻的遗嘱人为17周岁。“90后”人群遗嘱的财产种类也更加丰富,游戏账号、证券基金等成“90后”遗嘱常见内容。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进行时》报道,《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对所保管的19万份遗嘱进行分析发现,现在立遗嘱趋向年轻化,“90后”“80后”立遗嘱四年间翻了近六倍。其中,“微信遗嘱”受欢迎,一年近7万人留言。

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华遗嘱库上线“微信遗嘱”小程序留言功能。2020年,中华遗嘱库一共收到将近7万份“微信遗嘱”。在疫情最严重时,也就是去年2月至3月份,公众留下“微信遗嘱”的数量最多,最高峰时一天收到上千份“微信遗嘱”。

数据显示,留下“微信遗嘱”的人群中,大多数是年轻人群体,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0至30岁之间,占比38.7%,其次是20岁以下的人群,占比27.4%,该人群中有不少是在读学生。从数据来看,“微信遗嘱”颇受年轻人青睐,说明了年轻人对遗嘱并不抗拒、反感,反而愿意接受。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说:“从遗嘱的内容上看,大多数人会给爱人、家人留下心里话,而这些话,平时很难向对方亲口说出。通过‘微信遗嘱’的方式,可以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情感,同时可以要求中华遗嘱库,在指定的时间,将‘微信遗嘱’发送到指定的人手里。”

对于“微信遗嘱”是否具备法律效力,陈凯回应,“微信遗嘱”并非法律意义上的遗嘱:“《民法典》继承编对遗嘱的形式有严格的要求,法律规定的遗嘱形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公证遗嘱、口头遗嘱和打印遗嘱。但是‘微信遗嘱’不符合这些规定,因此‘微信遗嘱’仅适用于处理非财产性的事务,例如传递关爱或者叮嘱某些个人事务。中华遗嘱库开通该功能的目的在于让大家通过这种更加温馨的方式传递情感。”

随着人们遗嘱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提前立遗嘱做好财产规划。2017年,共有73位“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到了2020年,“80后”订立遗嘱总人数达到503人,短短四年期间,一共翻了将近七倍。

陈凯分析,“80后”的遗嘱中,超过97%的涉及到房产。“从数据上来看,‘80后’的财产以房产为主,存款为次。此外,通过调查发现,‘80后’人群非常懂得投资,有13.16%的遗嘱涉及到公司股权,有15.89%的遗嘱涉及到证券基金,这个比例远超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从“90后”分配财产的内容中可以看到,超过81%立遗嘱的“90后”处理的是银行存款,超过71%是涉及到房产。陈凯说,“90后”人群所立的遗嘱中,增加了更加丰富的财产种类:“与其他年龄段的立遗嘱人不同的是,‘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其一个突出的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其次就是证券基金。”

白皮书数据显示,年轻人对婚姻的选择更趋于多元化,再婚家庭以及离异人群逐渐成中青年立遗嘱人中的“刚需人群”。2013至2020年间,选择“子女直接继承”的分配方案有所下降,选择“其他分配方案”的人群比例逐年上升,表明公众分配方案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