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吁消除“35岁焦虑”:用年轻人替换的做法难以持久

字体大小:

中国官媒《光明日报》针对热搜话题“35岁焦虑感”发文指出,不断用年轻人替换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35岁职场人的做法不仅“难以持久”,还说明了不少领域和企业正处于低水平的生产环境中,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力。

文章说,中国人大代表、编剧蒋胜男此前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引发全民热议。不光是公务员,就业市场的“35岁现象”已经成为舆论场长期关注的焦点。

文章指出,35岁本应是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黄金年龄段。既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也有丰富的精力和宽广的视野,正是褪去青涩、走向成熟的好时候。可在求职路上,某些企业、单位出于控制成本、方便管理的考虑,将35岁的职场人视为“多余人”,“说白了”,其中原因是“年轻人更听话,薪水也更低”。

文章认为,这种看似更有“性价比”的做法,注定是难以持久的。因为,劳动力无限供给或年轻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以中国日渐步入老龄化的现实来看,年轻劳动力的日渐减少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更重要的是,不断用年轻人替换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35岁职场人,也从侧面说明:不少领域和企业正处于低水平的生产环境中,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力,产品可替代性极高。所谓的激烈行业竞争,依然停留在“复制黏贴”阶段,催生出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内卷”。

文章以胡润研究院刚发布的《2021胡润财富自由门槛》为例,指出“内卷”已经入侵到职场的方方面面。 

文章指出,商业机构搞出这么一个榜单,就是为了贩卖焦虑、迎合流量。而受伤最深的,无疑又是35岁的职场人,因为他们本就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

文章说,人到35岁,尚不到人生的半途,正是大展宏图的重要阶段。然而,来自职场的低水平“内卷”竞争、来自社会的焦虑情绪,却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文章最后说,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但是如何为35岁这一群体减负,消除无谓的焦虑,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工作生活环境,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因为没有人永远年轻,35岁本来就不应该成为“门槛”。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