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研发新智能晶片

帕金森症病患和装上义肢者等,日后若采用南大研发的小型智能晶片,就能用很少的电力,以无线的方式传送脑电波,改善生活素质。(萧紫薇摄)
帕金森症病患和装上义肢者等,日后若采用南大研发的小型智能晶片,就能用很少的电力,以无线的方式传送脑电波,改善生活素质。(萧紫薇摄)

字体大小:

(联合早报网讯)帕金森症病患和装上义肢者等,日后若采用南洋理工大学研发的小型智能晶片,就能用很少的电力,以无线的方式传送脑电波,达到改善生活素质的目的。

目前,有些帕金森症患者须依赖脑神经植入体(neural implant)减轻病状,而装上义肢者则需要植入体才能移动义肢。

但是,植入体必须由电线连接至电脑等体外的装置,由电脑解读脑电波,才能按使用者的意愿移动义肢。连接至体外的电线不但非常累赘,头部有永久开口也意味着患者面对更高的受感染风险。

南大研发的智能晶片除了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以非常高的准确度传送脑电波,也因具备分析和解码的能力,甚至比市面上现有的芯片有效百逾倍,为这个晶片开创多个用途。

领导这项研究的是南大电机与电子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巴苏(Arindam Basu)。

他解释:“要准确地解读脑电波须大量的数据,但要传送大量的数据就要更多电力,意味着电池必须更大,又或者更常充电。但是,脑部可植入仪器的空间有限,而经常充电意味着植入体无法长时间记录这些脑电波。现有的无线植入体就因为无法传输大量数据而缺乏准确度。”

但是,与其加大电源来支持数据的传送,巴苏选择减少所需传输的数据量。这个已申请到专利的晶片能分析和解码植入体传出的大量数据,压缩这些数据后,才通过无线方式把数据传送到体外的接收器。

南大的研究刚刊登在由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简称IEEE)发表,以生物医药电路和系统为主题的科学期刊中。(联合早报记者:叶伟强)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