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网讯)本地公共巴士自一年前全面落实由政府发包的经营模式以来,超过七成的巴士服务在尖峰时段不再那么拥挤,近300条路线的额外等候时间也缩短了约25%。


陆路交通管理局今天发布文告,汇报了“巴士发包经营模式”(Bus Contracting Model)全面落实一周年以来的进度。


过去一年,陆交局增派了多96辆巴士以改善114条路线的服务。与前年同期相比,本地所有巴士路线在早晚尖峰时段的趟次间隔时间都不超过15分钟,其中一半的路线不超过10分钟。巴士支线服务(feeder service)的趟次间隔时间则控制在六至八分钟。


陆交局说:“这使得约四分之三的巴士服务在尖峰时段已不再那么拥挤。”


此外,巴士抵站时间也比较有规律。在巴士服务可靠度框架(Bus Service Reliability Framework,简称BSRF)接受评估的292条路线中,过去一年的平均额外等候时间(Excess Wait Time)缩短了约25%。


至于巴士准点情况,在准时性(On-Time Adherence)的指标中,受评估的73条路线,有49条的准时性有所改善。


陆交局指出,所有巴士路线现已纳入评估框架,因此乘客可期待巴士可靠度进一步提高。


陆交局也说,巴士发包经营模式增加了业者间的竞争,由此让巴士业员工受益。“所有公共巴士业者都改善了员工的工作与雇用条件,以吸引和挽留巴士车长。”


自去年5月首个发包配套推出后,已有超过1000人加入巴士车长行列,其中八成是本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