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大数据成为韩国的抗疫“神器”,韩国防疫部门向媒体展示针对疫情开发的智能管理系统。只需10分钟,即可“复原”患者行踪路线。不同颜色图表显示病例地域分布、潜在超级传播区域等。
中新社报道,截至韩国时间周二(14日)凌晨零时(新加坡时间周一晚上11时),该国累计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确诊病例1万零564起,过去24小时新增病例27起,疫情增势明显趋缓。
事实上,2015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重创韩国后,官方就修订了传染病相关法规,授权疾病管理本部在国家面临紧急状态时,可获得闭路电视、手机定位系统、入境记录等数据信息;政府、医疗机构和企业可共享信息。
今年2月,韩国针对冠病疫情启动红色预警,依据新修订法规,政府能快速使用大规模数据;医疗机构与海关系统等联网,医护人员可查阅患者境外旅行史等。基于大数据分析,韩国3月开发了“冠病疫情智能管理系统”。
韩国疾病管理本部流行病调查部门主任说,传统的患者管理以类似采访形式进行,以核查行踪路线等,平均1名患者耗时1天;而使用大数据分析,1起病例平均只需10分钟。
诚然,大数据使用也面临争议,信息安全尤受关注。该智能管理系统设计参与者之一、韩国国土交通部城市经济科主任说:“系统采取严格安全措施防止外部攻击。”
谈及用户隐私保护,他认为,合规使用是关键,并强调:“面对疫情,要将公共安全置于个人利益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