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书局艰难求存 草根年亏6位数

 林韦地日前接受《新明日报》专访。(受访者提供 )
林韦地日前接受《新明日报》专访。(受访者提供 )

字体大小:

草根书室由“三林”接手后日前步入4周年,股东之一林韦地透露本地经营中文书局不易,每年平均亏损6位数,三股东也已投入额外资金助书店续营,只能“一年一年看”,不敢想太远。

近日,有关本地书局营运面对挑战的新闻时有所见。《新明日报》不久前就报道,独立书店BooksActually面对租金高涨等压力,日前以每块50元卖砖头,希望筹钱买下永久店面。此外,裕泉的新艺书局经营近30年后也在7月底结业。

草根书室自2014年由林仁余、林永心和林韦地三人(简称“三林”)从原来的东主英培安接手后,一转眼已步入第4个年头。

股东之一林韦地日前接受《新明日报》专访,他坦言本地经营书局确实面对不少困难,租金和人力支出以外,本地阅读及购买中文书的风气等都是挑战。

“其实这三年来我们的营业额都有逐步上升,可是面对庞大的成本,每年的亏损还是达到六位数。”

开业初期,林仁余曾坦言,他们的资金只够维持三年,若最后还是不能转亏为盈,那也没办法走下去了,坊间就传出草根书室可能会撑不到明年。

对此,林韦地说其实当时投入的资金已经用尽,三人日前已再次投入一笔新资金,但不方便透露数额。草根书室的租约将在明年8月到期,而他也说资金足以让书店运作到合约结束。对于未来的展望,林韦地认为现今阶段是“一年一年看”,大家仍会继续努力拼下去,希望能让书店营收至少做到持平。

至于是否会找更多人来投资,以维持草根书室,林韦地就说:“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有人愿意无条件提供资金,但要找到这样的人不容易。”

获海外书局认可

林韦地认为本地中文书局面临产业结构性问题。

林韦地受访时就提到,草根书室在经营方面得到的正面回馈是很好的,也得到海外独立中文书局认可,其实并不输台湾,但无奈还是面临亏损情况。

“如果说是因为我们做得不好,所以才亏钱,那我们也就认了,我们必须检讨。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是能跟海外独立书局相提并论下还是亏钱,那就是这个产业在本地的结构性问题,以及社会对书这个东西所赋予的价值。”

只有买书 才有书店

国庆举办促销,标语向大众喊话:“只有买书,才有书店。”

林韦地表示,接下来一年的计划,除了继续“开源”,透过举办活动、讲座、展览、音乐会等吸引人来书店,进而买书外,也会在国庆期间举办促销活动,希望能将之前心中觉得很棒但没能卖出的书籍出清,让好书找到主人。届时会有5元特价书,以及多种打折方案等。

草根书室从今天到12日进行促销活动,活动名称为:“书店存在意义之国庆大促销”。文案就写道:存在主义——只有采取行动,才有希望。书店存在主义——只有买书,才有书店。林韦地就笑言,原本的活动甚至还考虑过“拯救草根”之类的名称,但不希望那么悲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