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源面薄’老板:父亡后一个梦 令我学会煮面

面对餐饮业的激烈竞争,叶秤源不断创新,研发新食品,力求在这个行业有立足之地,不轻易被淘汰。
面对餐饮业的激烈竞争,叶秤源不断创新,研发新食品,力求在这个行业有立足之地,不轻易被淘汰。

字体大小:

一场梦后,他学会煮面。20多岁进军饮食业,这些年来,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如今终于熬出头,成为连锁面薄(mee pok)摊位头家。

叶秤源(48岁)10岁就开始在父亲叶永强的摊位帮忙,名噪一时的“新健兴”香菇肉脞面就是他父亲在上世纪70年代一手创办。

父亲有五个孩子,他排行老大也是唯一被“抓去”摊位帮忙的孩子。

“那时得帮忙洗碗,切辣椒、肉片、猪肝等等……我记得我们用的是公鸡碗,不过父亲非常严厉,洗碗不可以听到任何‘碗碰碗’的声音,一旦听到,肯定被打一顿。切东西时,刀法也要利落,不可以听到刀片磨砧板的声响。”虽在摊位帮忙多年,父亲却没有一次让他靠近炉灶,学习煮面。

叶秤源说:“一直到父亲患癌去世时,我都不会煮面,只看过他煮面……但在父亲出殡当天,我做了一个很长的梦,父亲要我仔细看他煮面,之后再把那五碗面捧出去给客人。梦醒后,我就学会煮面了,就是那么神奇。”

服完兵役后,叶秤源曾经营激光影碟机生意,1993年才正式进入餐饮业,开始在小贩中心租摊位,打起父亲的招牌卖面。不过并非一切都顺心如意,他经营的摊位因各种原因开了一个,又关一个,创业生涯起起落落。

叶秤源告诉记者,曾在1999年猪瘟后,自己好玩又仗着生意好,一个星期只营业两天,后来被食肆负责人赶出去。

2008年,他决定创建自己的品牌“阿源面薄”,并不断在餐点选项方面创新,甚至找面厂根据他的配比,特别订制面条,以确保口感。2016年,叶秤源进军食阁,一开始虽碰到挑战,但去年遇上贵人,生意逐渐上轨道。如今“阿源面薄”有六个摊位,到明年3月,预计还会多开两个。

“很多人无法理解我为什么可以坚持那么久,但我想,我的毅力应该是来自我对食物的热忱。”

做饮食最重要是‘心’

叶秤源希望孩子能学会家族手艺,但坦言他们现在只有他的三成功力,也少了“那份心”。

叶秤源育有四个孩子,其中,25岁的儿子和23岁的女儿目前在摊位帮忙,另两个孩子则还在念书。

他说,既然老大老二在念书方面没有太大兴趣,就应该有一技之长,才能保障未来。

“做饮食,很重要的是要有那份心,对食物要有兴趣,才能不断创新。不过,孩子现在主要是为了赚钱才学煮面,因此还要进一步磨炼。”

问孩子的手艺到哪个程度?叶秤源坦言,“他们的水平还没让我满意,只有我的三成功力。”

不断创新 研发新食品

面对餐饮业竞争,叶秤源不断创新,研发新食品,力求在这个行业有立足之地,不轻易被淘汰。

他说,肉脞面现在到处都是,因此希望能在保留传统面薄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经过一番研发,食客如今能吃到搭配串烧、日式苏东和溏心蛋等的面薄。

叶秤源说,在制作溏心蛋时,他还特别挑选了成本更高,但营养价值也更高的乌鸡蛋。“相对于普通鸡蛋,乌鸡蛋更容易破,壳也更难剥。还记得女儿就曾剥蛋壳剥到哭。”

他提到,要创新不容易,不是年年都能推出新食品,而是要看自己的灵感。

“就如今年推出乌焗鸡,灵感就来自一个武侠片。我是经过约两个月的尝试和调整才敲定食谱,这些日子,家人朋友都是我的白老鼠。”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