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鑫/文 受访者提供图片 原籍罗马尼亚的新移民Lucia正在修读新加坡英国文化协会的英文教学课程,为日后成为一名英文老师做准备。而中国新移民刘珊杉以教授英文在新加坡谋生,她在本地社会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精准定位,发挥自身价值。 在英语为官方语言之一的新加坡,外来新移民,特别是来自非英语国家地区,他们以教授英语为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原籍罗马尼亚的新移民Lucia正在修读新加坡英国文化协会的英语教学课程,为日后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做准备。而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刘珊杉以教授英文在新加坡谋生,她在本地社会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精准定位,发挥自身价值。 刘珊杉: 会说英语和会教英语是两回事 33岁的刘珊杉出生于中国天津的一个教师之家,但家中并没有人会说英语。她从小具备语言天赋,很喜欢学英语,最初的英语环境竟然是跟爸爸一起看英文原版的DVD电影。 “那时候,DVD刚开始流行,爸爸买了很多原版电影,我每部电影都会看很多遍,最后可以跟得上英语台词。”在学校,刘珊杉是偏科比较严重的学生,数学总是不及格,而英语课上表现却相当活跃,她一直是英语课代表,成绩优异。“我很喜欢读英文,享受读给自己听的过程。每次复习都会大声读出来。当时并不懂英文的学习方法,只是喜欢这样做。” 高中毕业后,刘珊杉选择去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修读应用语言学。“我很喜欢学习语言,想到一个纯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深造。学语言其实是要学说这个语言的民族后面的文化。”新西兰的生活节奏比较慢,当时年轻的刘珊杉更喜欢都市感。毕业后,刘珊杉回到家乡天津,在新东方教授英语课程,成为金牌讲师。 2009年,刘珊杉来新加坡参加亚洲英文教学研讨集中学习,她一下子被新加坡的都市节奏所吸引。受训结束后,刘珊杉决定留在新加坡。 一个来自中国的新移民在新加坡教授英语,开始时她面对一些质疑。“英语的确不是我的母语,但我的专业是学习怎么教语言。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还是很自信地走过了那段时期。”刘珊杉曾师从世界著名教育学家、语言学家“Interchange”教材编者Jack. C. Richards 教授,这让她对自己的发音和教学技巧很有自信。 帮学生在短期内拿到好成绩 现在她在“联邦乐尚雅思”主管应试类英语培训,用自己的教学成果赢得学校和学生的尊重。“学校给予我充分的信任,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有完全的自由度。” 刘珊杉认为,从新加坡去英联邦国家留学,雅思(简称IELTS,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成绩越来越被看重,应试类教育服务是有需求的。“我尽自己的努力帮学生在短期内拿到好成绩,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否则要耽误更多时间,最终或无法达成心愿。” 是不是学一门语言最好师从母语国的老师?刘珊杉认为对于牙牙学语的婴幼儿来说,纯正的语言环境很重要,母语国老师有天生的语感,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地学到。 但对于成人学生以及应试类语言的学习,一个双通的老师能跟学生零距离、无障碍地交流。“会说英语和会教英语是两回事,一些老师并没有教育学和心理学背景,在教授过程中无法洞悉和理解学生的学习困境。” 喜欢这里的职场环境 刘珊杉的夫婿是定居新加坡的印度尼西亚华人,却并不会说华语。“当我认识我老公才意识到人与人的语言天赋差异很大。我试着教他华语,但进展十分艰难。听还可以,说则很难。”现在刘珊杉正着手孩子的双语教育,她非常担心孩子的双语不够纯正。“每年一定要送回中国两次,在语言环境里提升,以保证跟外公外婆用华语沟通没有障碍。” 刘珊杉在新加坡已经工作生活了6年,2011年成为永久居民,老公和孩子都是新加坡公民。她非常喜欢这里的职场环境:“如果我一直在中国,职场上要面对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新加坡,我只要安心地去搞教研和教学生就可以做出成绩。新加坡任人唯贤的环境,让我们只要努力,就能越来越好。” 来自罗马尼亚Lucia: 学习中文从心出发 学习英文从脑出发 38岁的Lucia出生于罗马尼亚,除了母语之外她精通法语和英语,也会德文和中文。她从小就热爱不同国家语言,主动自学。“我10岁开始听英语歌曲,我只是反复地听,享受其中。因为英文和罗马尼亚文有一点像,我尝试自学。” 24岁时,Lucia随新婚丈夫定居巴黎,她才正式去语言学校学习英语和法语。“刚到法国,我说法语像是在读书,很好笑;而英语我说得流利却没学过语法,我想是时候去学校有系统地学习语法了。” Lucia在法国生活了一年半。2002年,法籍丈夫被公司调遣到新加坡负责亚洲区业务,她随夫定居新加坡,一晃已经10多年。“刚到新加坡的时候,我英语很好,比法语好。后来。我在法国国际学校工作,每天听和说都是法语,反而英语没那么好了。” Lucia来到新加坡后发现,在这里学习华语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新加坡很多人说华语,刚开始我只是想听懂周围的人在说什么,后来发现汉字非常美,我更喜欢写汉字。” Lucia的华文学习时断时续。直到2013年,同事介绍了一名华文老师给她,她开始深入地学习华文和中华文化。“我的中文老师特别好,她会一边讲课,一边给我介绍中华文化。比如:讲到春节,我们会一起包饺子,也会边吃火锅边学习中国美食和餐桌礼仪。学习过程非常有趣。” 跨越阻碍学习语言 在Lucia看来,语言的学习之路有时漫长而又煎熬,但只要是自己热爱就会跨越阻碍,最终享受其中。“对我来说,我学习中文是从心出发,学习英文是从脑出发。因为学习英文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学中文我享受的是学习过程。” 一个月前,她决定报读新加坡英国文化协会的英文教学课程。“因为现在旅游变得越来越容易,如果不会说英语就没法完全享受整个旅程。我想帮不会讲英语的人学习这门语言。” 无论今后是教英文还是华文,Lucia都不觉得身为“老外、洋人”有什么不妥。“我想教小孩子,在法国学习英文和华文都逐渐受到欢迎。我看到了这种需要,也许有一天我的丈夫调回法国,我就可以在那边教授小孩子语言了。” 新加坡的优质教育 现在Lucia的丈夫会经常出差去中国,公司的业务重心正向中国转移,但他们更喜欢居住在新加坡。“我时常羡慕他去北京出差,那是中华文化的渊源。我也曾想过定居北京,但我丈夫说不现实,优质的教育、良好的空气是我们必须为孩子考虑的,显然在新加坡更适合生活。”Lucia会利用假期去中国游学,她感慨在中国旅游让她的华语进步神速。“在新加坡,因为大家多数会两种语言,很多时候他们看到我是老外,就直接讲英语。去了中国,他们喜欢跟我讲华语,也能包容我说得不流利,会耐心听我说,帮我纠正。” Lucia喜欢通过参加活动,来结识讲各种语言的朋友。“我经常问我的语言老师,有什么活动能带上我,我喜欢去新的环境中挑战自己。”在新加坡,Lucia认识的人很多,好朋友却不多。“我住新加坡很多年,许多老朋友都搬家了。他们有的回去欧洲和美洲,有的又被调往世界各地。”今年3月,Lucia向所在的法国国际学校申请灵活工作时间,得到学校的批准,她非常开心。“现在我有更多时间,我要约见更多本地人。我想跟本地人多接触多说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