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狮城IT工程师 带父亲寻根南洋

字体大小:

李叶明/文

受访者提供图片

1996年从上海移居到狮城,在一家著名跨国资讯科技企业担任工程师的罗斌,对新加坡有一份特殊的亲切感,感觉自己是重回“故乡”。他的父亲,出生于南洋,当年选择了回中国。几番岁月流转,罗斌在新加坡落地生根,还带父亲回来重温童年岁月。

罗斌(47岁)是一名IT工程师。他本科毕业自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毕业自上海交通大学。1996年,他从上海移居到狮城,在一家著名的跨国资讯科技企业担任工程师。从到新加坡的第一天起,他说,他就对这片土地有一份特殊的亲切感,感觉自己是重新回到了“故乡”。

因为罗斌的父亲,就是在南洋出生的,可他当年选择了回中国。那是1951年,新马尚未独立。南洋华侨还普遍认同中国是自己的祖国。为响应当时中国政府发出的回去“建设新中国”的号召,罗斌的父亲罗德偿,一个人踏上了归国的旅程。当时他年仅20岁。

罗斌说,爷爷一家很早就从广东大埔移民来南洋。当年生活条件并不好。为了讨生活,他们一家人最终迁至马来亚北部的吉打州。父亲是在亚罗士打出生的。当时家中有5个男孩、2个女孩,他排行老幺。可是他出生后不久,父母便先后辞世。七个孩子后来是靠叔叔的接济生活。当时罗德偿的大哥才刚刚成年,便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罗德偿就是由大哥带大的,所以跟大哥的感情特别深。

当年海外华侨回中国

由于当年家境贫寒,罗德偿一度停止学业。后来新中国向海外华侨发出回国召唤,他选择回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免费读书。回国后的第一站,他被分去大连读华侨学校。在东北的第一个冬天,他就感受到了那里严寒的威力。艰难地度过适应期,后来他顺利考入当时的东北工学院,也就是现在中国著名的重点大学之一,东北大学。

大学毕业后,罗德偿先是被分配到北京,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之后被调往兰州自动化研究所。从此,他在大西北一住就是30多年,在兰州娶妻生子,把两个孩子培养成人,双双考进大学。直到退休后,罗德偿和老伴才从大西北移居到儿子当时学习和工作的城市——上海。

很难回答的问题:你是哪里人?

罗斌笑着说,每次有人问他“你是哪里人?”,他都觉得没法回答,因为一时半时根本说不清楚。他父亲这边已经够复杂了,而他母亲是杭州人,所以他出生后一段时间在杭州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感觉那里也是故乡。

出国前,他在兰州住的时间最久,后来在北京和上海读过书,也在上海落户和工作过。由于父亲的关系,他对东北和南洋也感觉十分亲切。尤其是来到新加坡后,这辈子他住过最久的地方就是这里了,已超过20年!他的儿子就是在这里出生,一晃已经读中二了。

带父亲回亚罗士打“寻根”

罗斌说,大约十年前,他带着儿子跟父母一起乘火车北上,先到吉隆坡与堂兄(父亲大哥的儿子)汇合,然后一起驾车到亚罗士打故地重游。那年父亲已经快80岁了。回到亚罗士打,见到了一些老朋友,他还专门回母校走了走,感慨万千.

父亲告诉他说,亚罗士打这多么年好像变化不大,自己童年记忆中常去的地方,如今仍依稀可辨。而对罗斌来说,第一次去父亲出生的城市,感觉就像是去“寻根”一般。

从那次之后,罗斌更清晰地有了自己是客家人的认同。因为父亲的祖籍是“大埔客”。客家人是从东晋时期五胡乱华开始,从中原南迁的,分布在中国南方很多省份。之后客家人继续南迁,如今在东南亚各地人数也很多。罗斌说,客家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处处为客、处处是家”,他们习惯了走南闯北,他们善于勤俭持家,他们刻苦耐劳、不惧怕任何困难。

今年第一次回大埔祭祖

自从有了那次马来西亚“寻根之旅”,罗斌开始更积极地融入本地社会。在此之前,他已参与创办随笔南洋网,也加入了三江会馆并担任理事。之后他更参加到宗乡总会,在会员事务组担任委员。从宗乡总会那里,他找到了南洋罗氏公

会和茶阳(大埔)会馆的联络方式,很快又加入了这两个团体。

参与华社和会馆活动,进一步拉近了他与这个社会的距离,强化了他对新加坡的认同。如今他已成为新加坡公民,并创办了自己的资讯科技企业。今年他安排了生平第一次回大埔的“寻根之旅”,清明节当天就出发。同行的有南洋罗氏公会的几位前辈,还有他在吉隆坡的堂兄。

罗斌现在也是南洋罗氏公会的理事。会馆里的很多老人家,每年都会回乡扫墓祭祖。而罗氏公会的理事多是大埔人。可罗斌还没回过大埔一次。去年,他在大埔的一个表亲联络上他父亲,这才知道他家的祖屋还在,也知道了家族祠堂的位置。祠堂里有他祖父祖母的名字。那是他们在大埔的“根”啊!所以他主动跟会馆的几位前辈联络,这次跟他们一起回乡祭祖。

新加坡是实现梦想的家园

罗斌认为,回乡“寻根”,并不会妨碍他“落地生根”。无论是茶阳(大埔)会馆还是南洋罗氏公会,像他这样的“大埔客”很多,每年回大埔寻根祭祖的人也很多,这不会降低大家对新加坡的归属感。而罗斌的经历,还让他得以同时加入两个地缘性会馆——茶阳(大埔)会馆和以江浙人士为主的三江会馆。这让他在新加坡的“关系网”更扩大了。

去年,三江公会为配合新加坡独立50周年,出版《爱与梦想》摄影集,也收录了罗斌追求梦想的故事。4年前,罗斌开始研发一些IT设备,当起了“创客”。他最得意的一样产品,是他独立研发、自己生产的一个功能强大的手机短信群发和自动应答系统。这个设备可以用电脑或手机控制操作,可以24小时独立运行,自动应答各种手机短信(SMS),非常适合中小型企业,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生产力,争取更多客户。

珍惜来之不易的创业机会

罗斌在《爱与梦想》摄影集中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他说,新加坡成熟的社会经济水平和创业环境,让每一个肯努力的人都有公平的机会,这使他有了放手一搏的勇气和获取成功的信心。已到不惑之年的他,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创业机会,凭借他多年累积的知识和经验,他正亲手打造自己的核心产品,同时忙于建立口碑、树立品牌。

罗斌说,他知道自己现在不是简单的“创客”,不是只要完成一样产品,而是要为产品打开销路,要运作一个成功的企业。这更需要对社会方方面面的了解和各种各样的渠道及人脉关系。而他立足于新加坡,通过会馆、通过商会和行业协会,很容易的能把触角伸向周边国家,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

目前他跑得最多、最熟路的是马来西亚。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出于减低成本考量,他已着手在马来西亚购买办公室。他也刚刚参加了新加坡制造业协会组织的代表团,去雅加达访问。此行收获满满,结识了不少当地企业界人士,也受到当地政府的隆重接待,雅加达市长还专门安排与他们见面。而新加坡政府方面,最新推出的各项政策对他这样的创新企业也十分有利。这些都是他虽然在创业道路上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依然能保持信心,对前景充满乐观的原因。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