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betowkaytan 通过短片 探讨移民融合

字体大小:

王立倪/报道(南大学生通讯员)

身为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电影导演谢志成(34岁)从小就喜欢在咖啡店走动,他发现近年来咖啡店的“咖啡仔”渐渐为外地人取代。经过几次和外来“咖啡仔”的谈话,他发现这个“交接”并不会大幅度影响新加坡的咖啡店文化,反而为本地咖啡店增添更独特的文化色彩。

近年来,本地人开始关注一些人对新移民的排外现象,谢志成和4名年轻人因此创办了群众意识活动#whybetowkaytan。

谢志成说,活动的动机来自本地的咖啡店文化。“无论这些外地人来自欧洲、中国还是菲律宾,他们都必须学会使用我们的咖啡店‘行话’买饮料,例如Kopi和Teh(分别指“咖啡”和“茶”)。本地人对此感到欣慰,但却没有付出相同的努力来了解他们的处境。”

“陈老板”与“阿彪”

活动团队希望通过制作电影,鼓励国人以轻松、包容的心态关注这个社会议题。因此,今年年初,#whybetowkaytan推出短片《团圆饭》(Reunion)。这部大约3分钟的短片,通过咖啡店的“陈老板”和中国籍员工“阿彪”的工作关系,探讨本地人与新移民的生活状态及沟通问题。

短片里有不少本地文化的点滴,包括“咖啡仔”必须熟记的行话,以及本地四大种族的背景和语言。公众可通过视频网络Viddsee观看短片。

短片曾于农历新年期间在部分国泰及邵氏电影院放映,提醒人们放慢脚步,好好欣赏生活中细小的人事物。

#whybetowkaytan只是一个起点,谢志成说,希望这个群众意识活动能长期经营下去,鼓励国人和新移民以更开放的态度谈论融合课题。“移民课题已经是社会现象,本地人不应该以出生地、成长环境或学历来评价他们,应该一视同仁。”

负责宣传短片的组员林湘云(25岁)说,只要本地人能更加理解新移民,就不会有排外心态。“本地人排斥新移民,是因为我们对外地人的了解不足,却必须在短时间内接纳新移民分享我们的生活空间,有些人产生不满,有些则感到恐惧。”

接下来,这个五人团队将拓展活动范围,也不排除与其他团队合作筹划更多活动。筹备中的包括制作一部有“电视剧”风格的电影,团队不排除以咖啡店故事为背景进行编辑,也将用报章社论及故事的双重剪辑方式,深入探讨人们排外的因果。

谢志成说:“我们希望尽快更新活动网页,然后邀请本地人和新移民通过官网分享相关故事,再把收集到的意见用来拍摄这部电影。”

公众可通过面簿了解群众意识活动#whybetowkaytan的最新活动消息。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