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话题 本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已于日前在北京怀柔结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会见各国前来参加盛会的政治领袖,其中最受外界瞩目的有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韩国总统朴槿惠,美国总统奥巴马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会面。 会议曾达成多项协议,发表北京宣言,通过亚太伙伴关系等重要声明,会议结束后,习近平又与奥巴马几度进行深度会谈,双方做出重大的承诺。这次APEC会议的成果丰硕,做为东道主的中国大陆尤其展现了实力与魄力。 具体而言,此次APEC会议以“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等为重点议题,会员国同意推进自由开放贸易投资,反对各种形式保护主义、扭曲贸易的措施,同意把不采取新的贸易投资限制措施的承诺延长至2018年底,大陆方面更希望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路线图,以实现亚太和平、稳定、发展和共同繁荣。 从台湾的角度来看,只要有助于亚太安全与经济繁荣,台湾能够参与并做出贡献,都应赞同与支持。 不可讳言的是,APEC会议的重点虽在经济议题,多年来所有成员国也曾协力构建一个有利于相关国家经济发展,互利合作,追求双赢、多赢的局面,但外界的观察还是多把重点放在更高层次的政治及战略等问题上。各国领袖都卯足全力,希望透过每年一度的高层互动,能够轻则化解争端,重则扩大自己的国家利益。这次APEC会议的圆满成功对巩固习近平的领导威望,对强化中美、中俄、中韩、及改善中日关系、重建两岸互信同样都有正面的意义,值得肯定。 由于中日、中菲之间在东海与南中国海的争议,美国的重返亚洲政策,及其在相关海域的暧昧言行,再加上俄罗斯与美国和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严重摩擦,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关系一直较为友好,此由习近平与普京的亲切互动,普京主动为习近平夫人披衣可以看出,而中韩之间在这次会议期间,当场宣布完成两国自由贸易区的实质谈判,成了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焦点,反而是中日之间的关系虽然安排习安二人见面,对暂时化解紧张有点帮助,但这只是双方改善关系的第一步,未来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本届会议中,代表台湾与会的前副总统萧万长先是会见了习近平,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也与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面,事后双方均发表了重要谈话。萧万长提到两岸关系继续向前推进必须坚持三个不变:“一、共同维护总体发展大局和目标,坚持不变;二、共同巩固九二共识作为两岸互动协商重要基础的决心坚持不变;三、共同推进两岸制度化经济合作,谋求两岸人民福祉方向坚持不变。”表明台北愿意由大局出发,而九二共识既是国民党政府两岸政策的基本方向,也是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岸政策的最大差异。 在王张会面时,两人也同样强调两岸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并持续增进互信,这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和良好势头的关键。习近平并未再提让台湾反感的一国两制,而是重申了九二共识及反对台独,这才是重点。习、张的谈话表明是要讲给向来不接受九二共识及一贯坚持分离主义的民进党和一般台湾民众听的,表明北京不会放弃其追求国家统一,反对台独的坚定立场,未来民进党若想重新执政,不解开这个死结﹐两岸关系的发展必然受到冲击。 综观双方谈话内容,外界可以明显察觉,过去几个月来,两岸之间的风风雨雨并未对双方关系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双方当局都能以大局为重,这种理性、务实、冷静的处事风格,适时、明快澄清立场的做法当然有助于避免误解与误判。 于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会是方向不变,势头不变,诚意不变,决心不变,九二共识不变,政治诚信不变,双方的交流仍会持续发展与扩大下去。今后,只要双方都能够维持这种心态和做法,凡事多由大局与战略的高度出发,两岸问题即使仍然会有波动,但其幅度终将局限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这对两岸双方、对区域安全都是好事,应为大家所乐见。 最后,有关中美关系的发展当然也是另一重要观察指标。APEC会议后,双方达成建立军事互信、延长签证、节能减碳等多项重要协议,其中最大的意涵在于美国接受中国的大国地位,美国对于习近平所提建立新的大国关系有了正面的回应。 部分论者认为中国已成亚太新的盟主,中美两国集团(G2)已经成型,对此外界或应暂持保留态度,不过中国大陆的影响力在不断上升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中美关系事关亚太区域安全及经济发展,双方关系是合则两利,分则两害,斗则双输。台湾对中美关系的改善抱持乐观其成的态度,但不应以台湾的利益为代价。 作者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山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