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情

伟达:十九大后三套关系走向

字体大小:

审时度势

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九大,被外界普遍预测将成为中国历程的一大节点。尽管今日中国离全面的现代化还有相当距离,期间出现困难挫折也在所难免,但中国毕竟必须前进。历史总是非直线地去接近自己的目标。

关于十九大的对外影响,中国与朝鲜,大陆与台湾,内地与香港,是三个比较引人注目的双边关系,其走向不仅事关中国发展,也事关区域稳定与世界和平。

笔者以为,虽然这三个双边关系至关重要,却不可孤立地看待,因为它们受制和依赖于三个更为宏观的战略框架:即中国内在复兴的发展变化;中国与西方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综合国力在现代世界中的影响和地位变化。

就目前状态来看,中朝、两岸及陆港关系都不尽人意,甚至是危机四伏。

朝鲜在核武方面的穷兵黩武,其欲罢不能的危险试验和可能引发的战争,极大地威胁到中国的地缘安全和利益,已导致两国关系下降到双方建交以来的最低点。

尽管如此,中国国内有些极左和逍遥派依旧坐井观天,自欺欺人,相信朝鲜搞核武是为了与美国叫板,不关中国的事情,而且可以帮助中国牵制美国和日本。但历史已给出了这样的观察: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间会爆发冲突战争,而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却普遍和平相处。所以朝鲜的局势恶化,到头来会有助于中国,还是帮了美国及日本的忙,还真不好说。

十九大后如果朝鲜继续升级核武,譬如在太平洋中试爆导弹核弹“两弹合一”,局面就会变得彻底不可挽回。中国将面临应对“后金正恩时代”的两大抉择:一是通过贯彻执行联合国最新决议,彻底卡断对朝鲜的燃料、食品和其他贸易援助;二是被迫同意联合国以武力解决朝核问题的决议,并为朝鲜弃核划出最后通牒的时间红线。

这也就是说,中国的内在和平发展建设需要,世界“负责任大国”的承担压力,和发展稳定中美中日关系大局的考虑,令其在处理朝鲜问题时将别无选择。

两岸关系自台湾蔡英文政府执政以来,基本陷入停滞状态,双方已失去原来遵循“九二共识”的良性互动基础。两岸关系目前的核心症结就是:观念价值及政策方针上对不上眼,外加上大陆内部的鹰派武统冲动,及台湾内部的台独暗度陈仓。

但在亚太地区中美日关系互动的大框架下,台湾问题确是支流,而且也只能是在这个大框架下进行定位。有预测说,如果两岸的军事力量对比持续向大陆方面倾斜,台独势力不断坐大,就可能促发大陆在今后五年对台湾实施武统。这种推测未免失之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到大陆内部政治状态,及美国和日本等的关键制约作用。

大陆对台发动武统,其实最有可能发生在如此情况下:大陆综合实力持续增长,威权政治向和谐政治转化,台独势力从隐忍转向公开,美日在大陆的实力斡旋下,转为对台湾问题持中立不介入立场。换句话说,如果以上几大前提不充分实现,两岸将维持不独不统的现状,大陆仍会寻求和平统一。

香港社会目前与中央政府的矛盾分歧,主要集中在对现代公民社会及文化的认知和培育方面。由于目前双方在有关开放选举特首、言论自由、公民权利等方面的立场相距甚远,难以妥协,导致香港的主流共识发生分裂,甚至有些年轻人还无中生有提出“港独“等极端思潮主张。

由于香港的历史沿革和现实国际“自由港”地位,其内部问题无疑会受到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关注,但主动权无疑更多操在北京手里。十九大后对香港“温水煮青蛙”还是“无为而治”,哪种策略更符合中国发展复兴的最大利益?这是北京必须作出的抉择。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