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易锐民 yikyms@gmail.com 港府今日宣读政改方案。政界普遍认为,这场涉及2017年特首普选的政改通过的机会不高,但一切皆有变数。关键在于接下来香港民意的走向,以及港府与泛民能否有效沟通。 随着港府今日公布政改报告,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意战”,也将立即展开。港府将打出新的宣传口号“一定要得”(一定要成功通过),高调彰显决心;另一方面,泛民也将发动“反对袋住先”宣传行动。 香港政界普遍认为,这场涉及2017年香港特首普选的政改,通过的机会不高,但一切皆有变数,关键在于接下来香港民意的走向,以及港府与泛民能否有效沟通。 消息人士说,港府今日宣读的政改方案,中文口号是“一定要得”,英文口号则为“Don't take it away”(别把机会拿走),并配有小标语“one person one vote”(一人一票),继续呼吁港人珍惜机会,机不可失。 除发表政改报告及向立法会、传媒和公众解释,港府还将推出新一辑政改宣传短片,而“政改三人组”——政务司长林郑月娥、律政司长袁国强、和政制及内地事务局长谭志源也再次粉墨登场当主角。 之后,港府将展开一场为期两个月的大规模宣传攻势,将总动员全体问责班子下社区宣传。据悉,行动将包括“洗楼”(逐家逐户敲门)、在街站派单张等,这场“民意战”将类似于政党的“选战”。直至政改在六月表决。 以署理特首身份主持昨日行政会议的林郑月娥,昨日向记者表示,泛民议员的立场仍非常坚定,要否决全国人大“831决定”的政改方案,但港府仍会尽最大努力,会坚持到最后一刻。她重申,政改需按《基本法》和“831决定”去做,这个既是原则,也是底线。 不过,包括学联、学民思潮等31个曾参与去年占领运动的团体,昨日发表联署声明,呼吁泛民议员不可遗忘近80万人曾在电子公投中,要求普选有“公民提名”的声音;不要遗忘曾参与雨伞运动的120万人,要负起时代责任。 声明指出,对于港府声称有信心争取10多位泛民议员在政改中转态投赞成票;部份泛民议员对政改态度也摇摆不定;加上有泛民议员执意与京官进行“密室对话”,难免让公众担心。 该31个团体认为,将面见京官的泛民议员在会面过程中,并无第四权监察,将造成无从追究查证的“罗生门”,因此,要求整个会谈公开在阳光之下。他们又坚持,泛民议员承诺否决所有按人大“831决定”的政改方案。 三民调机构明天起 展开联合滚动式民调 另一方面,港大、中大及理大的民调机构,将从明天起展开联合滚动式民调,调查港人是否支持政改方案。对此,港大民研总监钟庭耀在电台节目中强调,不会将“联合民调”视为“民意战”的部份。 他指出,“如果这些(民调)数字都不能够发挥作用,那到最后那种所谓‘民意战’,等于去动员呀上街呀,或者‘斗大声’,就更不健康。”他透露,调查只涉及单一问题:支持或反对港府政改报告。 对于港府及建制派多次强调民调有逾半港人支持“袋住先”,理大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钟剑华认为,港府经常引述民意支持自己,但从不公开调查方法,做法不公道,希望“联合民调”可提供更科学的数据。 “若果民意出现重大的倾向,如八成人反对政府的方案,中央和特区政府也需要解释坚持方案的理由。”钟剑华坦言,同样道理,若有八成民意支持政改方案,那么政党及议员都难以轻率否定“袋住先”。 在这场“民意战”开战前夕,北京近日以极高规格、由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接见香港新界社团联会访京团。李源潮重申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显示政改不只是香港的事,也和大陆的国家主权和安全不可分割。 另外,港澳办主任王光亚会见访京团时则指出,北京不会就政改作“没有原则的让步”。访京团成员分析,王光亚的说法,即暗示北京可于非原则性问题(即非“831决定)作出让步,让人觉得还有一丝转机。 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在接受香港电台访问时也透露,曾有并非立法会议员的“泛民核心人物”问过他,“某某泛民人士”(没有透露名字)在“831决定”中是否有机会出闸参选?若这些人真的能出选,香港政改还是可以商量。 不过,港人普遍还是认为,“戏剧性转变”的机会似乎不高,以目前香港的政情推演,政改方案被否决的可能性仍是最高。可预见在未来数星期,北京宁愿取态低调,而泛民和港府则将拼命去“做秀”争民意。 最终结果可能是这样的:民间对“民意战”反应十分冷淡。然后,政改方案被否决了,这场“民意战”如过眼云烟,只是一场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