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

基辛格:中美必须合作 上海公报精神适用于南中国海

3月19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经济峰会,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中)与原国务委员戴秉国(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水均益展开对话。
3月19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经济峰会,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中)与原国务委员戴秉国(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水均益展开对话。

字体大小: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基辛格指出,中美之间不存在“新崛起的大国必然挑战现存大国,战争不可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他强调两国“应该有长远的眼光”。

(北京综合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指出,在南中国海、朝核等地区问题上,中美需要有类似于1972年《上海公报》的指导文件或共识,最终形成和平的结果,他也警告,中美如果冲突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周六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为主题,安排93岁的基辛格与中国原国务委员戴秉国进行了中美间的对话。

作为1970年代中美建交的开拓者及见证者,基辛格也回忆说,中美为达成《上海公报》(中美两国政府1972年在上海签署的《联合公报》)谈了很久,双方都知道想达成一个说服对方的绝对性结果是不可能的,因此选择宏观的、原则性地阐述立场,最后形成了公报。

他说:“我觉得这个上海公报的精神也可以适用于南海问题”。

针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基辛格强调两国“应该有长远的眼光”。他说:“中美是合作伙伴,而非对手,这就是我所期待的。”

他指出,中美之间不存在“新崛起的大国必然挑战现存大国,战争不可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

他说,中美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可以说一定程度上符合修昔底德陷阱双方的特性,一个是正在崛起的国家,另外一个是守成的大国。但是修昔底德陷阱的具体概念,要放在一个特殊的国际关系的背景下看待,这种背景在现在中美关系之间并不存在。

基辛格说:“中国和美国之间并没有这种相互取代的关系,也没有这样一种意图,中国并没有意图要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的一个超级大国。”

他也认为,中美关系不同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因为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和世界已经大不同”,世界各国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早已吸取教训,而没有一个国家有野心挑起世界大战。与此同时,和平的意识在提高,军事技术的极大进步不仅不必然导致军事冲突,反而可以用来降低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

不过,基辛格也提醒,目前世界不同的地区都有危机,中东地区因宗教、地缘等因素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亟需恢复地区的秩序。从政治秩序上来说,中美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如果中美发生冲突将导致灾难性后果。从经济秩序上来说,一方面,中美之间的竞争固然不可避免,但两国的合作更造福两国和整个世界。

戴秉国:中美关系应“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戴秉国则认为,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应该“上不封顶,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是指中美关系能发展多好就发展多好,而“下要保底”则是指两国一定不能有冲突对抗,一定不能冷战、不能热战。

他认为,中美两国一定要“咬定目标、排除万难,不要动摇、不要退缩、不要转向”,并引导两国民众越来越多地理解支持和参与到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中来。

戴秉国也对基辛格“中美必须合作”的观点赞同。他提出,21世纪至少两个事实大体上可以肯定:第一,没有谁能够取代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衰弱不了,虽然对于这个问题可能还会有争议。”

否认中国外交咄咄逼人

但他也补充第二点:没有谁能阻挡得了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崛起。中国崛起对世界做出贡献,美国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美国用不着怕中国,应该敞开胸怀来欢迎中国的和平发展。”

在答问环节中,戴秉国也应接了“外界说,中国外交咄咄逼人,放弃韬光养晦的原则了?”的提问。

他说,中国依然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不结盟、不扩张、不称霸,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坚持搞好中国的发展第一要务等等,就是韬光养晦思想的体现。另一方面,每个领导人,包括现今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都有自己的特点风格,中美双方都需要相互适应。

至于外界指责中国“咄咄逼人”,戴秉国反驳称,这决不是中国,中国“还是相当的克制”及“相当的温良恭俭让”。

他说,若换作是发生在美国身上,美方早已采取军事行动、大动干戈,把被别人侵占的地方收回来,而中国“只不过是做了一些作为主权国家不能不做的维护自己主权安全发展的事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