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

伟达:美国对华贸易战的意图

字体大小:

热点话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22日正式签署“反击中国经济入侵”的备忘录,中美贸易大战一触即发。

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要厘清美国发起此轮对华贸易制裁的动机、意图和策略,才可能预测其后果和影响。

美国主流社会和舆论大都认为,发起对华贸易制裁,定会遭遇中国反制,整个过程短痛难免,但有利于消除长痛,长远来看对美国有利。

而且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每当与美国或西方发生争端,中国领导层和舆论都习惯性地把自己定位成“受害者”,总是遭遇列强“凌霸”;但现在美国政府和舆论也开始把美国定位成“受害者”,认为自己受到了中国的“经济侵略”,必须自卫反击。

从历史上看,从1991年到2010的20年间,美国曾对中美贸易发起过五次301调查(即针对“不公平合理贸易行为和政策”的调查),最终双方均达成妥协,如签订了三个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中国同意取消美国商品进口贸易壁垒,停止能源出口政府补贴行为等等,真正的贸易战并未开打。

这里的一个点评是,中美的贸易争端,实际上是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整体进步起到推动和借鉴作用,如开启强化了中国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与实践,有助认清真正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操作和政策差异等等。

从背景和性质上看,如果说美国对华的前五次310贸易调查,还基本属于战术层面修正与调整的话,特朗普政府的此轮大动作,则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的、经过长期酝酿和深思熟虑的,其目标不仅是简单修正平衡中美贸易的巨额数字差距,而且意在要求中国必须改革有关贸易政策、体制和行为,形成双方贸易平台的公平对等,从根本上扭转中美贸易过程中美国的被动态势。

中国内部有部分观点和言论,认为美国此轮贸易战,旨在阻挡中国的发展崛起。这个问题比较诡异;可以说在此之前,截至前总统奥巴马首任执政时期,美国主流政治都高度认可邓小平为中国制订的改革开放方针,其共识是尽管中国发展会经历这样那样的曲折,但总体走向应是朝着市场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潮流而动。

于是,美国对中国遵循国际秩序的发展甚至崛起乐观其成,在此宏观框架下发生的中美贸易争端,也就不是非打贸易战不可,而是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在此种总体良性互动的中美关系氛围内,中国经济和国际贸易也得以持续成长发展。

但从奥巴马执政的第二任期开始,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开始发生变化动摇,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图产生更大怀疑和防范,当时美国的“亚太再平衡”策略便由此而生。近年来,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中美双方的政治文化生态均出现大面积保守回潮,特朗普上台强调“美国优先”思维和民粹主义。

中国则出现了计划经济模式强化,意识形态原教旨化,政治体制改革停滞倒退和民族主义情绪发酵等等现象。这也导致美国精英决策圈开始对中国的前景失去信心和把握,并使得美国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鹰派人物乘虚而入,把中美“非敌非友”性质的竞争对手关系,开始向“极权敌国”的危险方向定位。

从这个意义上,如果说目前特朗普政府已经决意采取系列重大举措,在众多个敏感领域发力,以阻止中国继续崛起,可能也不无道理。中美关系开始面临重大变故和严峻考验。

中国为此准备好了吗?如果走原先老套路,搞几次隆重的首脑互访,在某些局部领域妥协让步,或试图通过一些美国明星企业和个人关系私下游说,中国恐怕将事倍功半。

当然,中国的事情,关键并不是要与美国如何如何,而在于是否有利国家民族,是否顺应时代潮流,是否推动文明进步。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