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势

庄玉乙:国民党在台湾选举溃败原因

字体大小:

2016台湾总统和立法会选举已经落下帷幕,蔡英文不出意外当选总统,在立法委员选举中,民进党和泛绿阵营大胜赢得约三分之二席位,国民党自1949年撤退到台后,第一次成为立法院的少数政党。

这次选举与其说是民进党胜,不如说是国民党输。本次总统和立委选举的投票率只有66%,创历史新低,远低于上次74%。就绿营蔡英文方面,2016年的票数689万票只比2012年多80万,而蓝营朱立伦这次只有381多万票,比2012年马英九689万票少300万票,即便算上宋楚瑜分走的100多万票,也净损失约200万票。

分析个中原因,主要是传统泛蓝支持者深表失望,不愿意出来投票。选举前夕,笔者有幸到访台北、台中和高雄的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时代力量和民国党等竞选部门,根据在台湾的观察和与对各位人士的访谈,了解到国民党败选原因有几个。

一、马英九政绩差,执政风格不受欢迎。马英九上台时,形象廉洁清新,民众有很高期待,但是执政八年遇上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停滞问题,总体经济发展缓慢,普通人收入没有增长,而台北等都市区房价高企,年轻人无力购房,失望情绪弥漫。相比之下,借助于马英九与大陆关系的改善,那些与大陆关系紧密的财团受益巨大,这些收入没有落到工薪阶层手上,引发民众反感。

马英九个人性格上,他十分重视其个人形象建设,不愿进行政治分肥,为人处事缺乏余地。人们常说“马英九没有朋友,王金平没有敌人”。马英九执政依赖小圈子、对外界的意见缺乏回应。人们发现,马英九开会和会见市民时都拿着笔记本在认真记,但是过后什么事都没有解决。他推出的不少政策,虽说是为台湾长远考虑,但是在推出的时机、过程和沟通中存在许多问题,好意却引起了普遍反感。

二、油电双涨、裁减军公教人员福利。马英九执政不顾民意,决定油价和电价一次性涨,而不是分次慢慢涨,导致工薪阶层怨声载道。

军队、公务员、教师是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后一直依赖的团体,长期获得相当优良的福利待遇。马英九决定裁减军公教18%优惠存款福利后,军公教人员普遍感觉受到抛弃,心灰意冷。

三、蓝营失去对媒体控制、在校园内组织机构瓦解,失去整整一代年轻人。陈水扁执政期间,民进党多次批评国民党掌控中视和《中国时报》等媒体,并在中学、大学和军队中建有社团组织,如救国团(中国青年救国团)、青年团(中国国民党青年团)等。马英九执政后,同意卖出电视和报纸媒体,全面撤出对校园内救国团和青年团的领导。

过往救国团往往通过举办廉价的出游和训练活动等以吸引年轻人,如今不再受到支持后,年轻人的离心自然无法避免。与此同时,民进党通过赞助一些社团的方式逐渐渗透到各中学和大学中,吸引年轻人。

四、国民党老化、年轻人出头无望。国民党的党内斗争问题和大老政治由来已久,这些带来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国民党的年轻世代无法上位,要么低头做事,等待大老退位,要么只能被迫出走,加入民进党等。马英九、朱立伦、胡志强的“马立强”世代后,国民党缺乏未来可以担起大任的梯队。

国民党老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对新媒体无法把控。对年轻世代活跃的面簿和Line等网络媒体,国民党的文宣缺乏创新,口吻老调。在批踢踢论坛(PTT)等出现对国民党的大量批评时,无力组织反攻。国民党老化还表现在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喜欢以一种父母的口吻教育民众。其选举广告《五年级生“我做错了什么”》和《妈妈的心声》,就分别以父亲和母亲的口吻进行劝票,而上次台北市长选举时连胜文团队也采用过类似的口吻。

五、不分区政党票的顺序安排不妥。国民党全国不分区政党票里的第一位候选人就是立法院长王金平,他在台湾属于颇有争议的人物,不少人认为其过为圆滑,引发反感。另外,排名前面的一些政治人物,许多占据位置多年,而那些辛苦做事、劳苦功高者,只能排在后面的位置上,引发了部分蓝营支持者的不平。

六、更换洪秀柱使支持者失望,朱立伦起初拒选后又参选言而无信。在马英久执政不力、大环境对国民党选情不利的情形下,起初国民党大老们都不愿轻易参选,而这时“小辣椒”洪秀柱站出来扛起重责,并通过程序成为正式的候选人。但由于她民调落后,并且被民进党标签为“急独”,最后国民党又召开会议决定换柱,征召朱立伦参选。

蓝营的支持者普遍对换柱事件深表失望。而朱立伦此前不参选总统的表态和多次表示要在新北市长任上“做好、做满”,被蓝营支持者认为是言而无信。不少人认为,如果这次由洪秀柱参选扛雷,下次再由朱立伦参选,将有极高胜出率。但经此换柱事件和朱立伦出尔反尔的影响,朱立伦的政治生命恐怕已经走到尽头,也拖累国民党立委的选情。

七、年轻世代的天然独问题和正义议题。太阳花学运和反对课纲修改事件中已经展示出年轻世代的天然独现象。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历史教材中的“去中国化”持续多年,马英久执政时期并未修正这一现象,使目前年轻世代尤其是“首投族”(第一次投票的年轻人),多在一种台湾主体的意识中成长起来。

加之近年来中国大陆的快速崛起和台湾产业的外移,使不少年轻人产生“恐中”乃至“仇中”、“反中”的想法。不少年轻人天然有一种“中国和我有什么关系,我是台湾人”的想法,对国民党亲大陆的做法视为卖国。周子瑜事件又恰恰发生在选举前夕,激起台湾年轻人对所谓大陆民族主义“玻璃心”的反感,催出不少绿营票。

年轻人普遍的诉求还有 “居住正义”、“司法正义”、“土地正义”、“转型正义”等。都市区的房价高企问题、“有钱得生、没钱得死”的司法现象、顶新案、洪仲丘当兵死亡事件和废除死刑议题的争论等中,常能看到年轻人越来越多的讨论和呼唤,而矛头往往指向了当政的国民党。

八、时代力量等第三势力崛起。本次大选的一大特点是第三势力的崛起,除了传统的亲民党,主要亮点是时代力量,作为一个成立只有一年的团体,成为立法会(共113席)中第三大党(共五席)。其在不分区立委政党票中排第四(获得两席),仅次于民进党(50席)、国民党(24席)、亲民党(三席),而在分区立委中,时代力量派出几乎都是政治素人的林昶佐、黄国昌、洪慈庸(洪仲丘的姐姐)三人,均告获胜。这三人主要对手都是国民党籍,并获得民进党的支持,进一步减少了国民党立委席次。

普通人和媒体的政治观感

在台湾与徳士司机、里长等普通人聊天中,发现台湾人普遍的民主观已经从最初的统独议题标签化等激烈争论中,逐渐变成政治淡漠。台湾人的一个常见比喻是,国民党和民进党都是烂苹果,选举只是在两个烂苹果中挑一个不那么烂的。既然国民党执政得烂,我们就惩罚一下国民党,换个人试试。

就台湾媒体的报道而言,由于媒体完全市场化,加上大陆对台湾外交的持续压制,台湾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目光向内,对外缺乏世界观。台湾的主要报纸,通常大幅报道台湾内部一些细微的事件,只将极少的篇幅留给世界新闻。电视新闻也有类似倾向。

民进党的人才与文宣

就民进党而言,大家发现,其大老政治也较明显,但还算重视年轻人梯队建设。民进党内政治人才较多,但专业的经济人才等十分缺少。是次选战,民进党提出了一些表面很诱人的政策,如在经济上要减少对大陆的依赖,多面向东南亚等国家进行贸易。一些民众事实上不认同这种政策,他们认为应当通过大陆去和世界做生意,绕开同文同种的大陆去开拓东南亚等国家是事倍功半。

分析这次选战中国民党和民进党的政策观点,可以发现国民党的口吻是一种家长式的,他们试图告诉选民,这个社会病了;而民进党的口吻是一种,这个国家病了,选了我们就能改变的口吻。国、民两党的角度差异明显。

前面所说的国民党选举广告《五年级生的“我做错了什么”》,以及《妈妈的心声》就分别以父亲和母亲的口吻讲话。而民进党的选举广告主要在指出国民党做错了什么,然后告诉大家选了民进党就能改变。

台湾未来走向猜测

大陆目前认为,台湾问题中,“三中一青”的问题十分重要(中产阶层、中低收入、中南部和青年人),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台湾人也认为如此。但是问题虽易诊断,治疗起来却是难事。不少民众认为,换了民进党,这些问题也不会有多大起色。

就蔡英文个人背景而言,她曾是台湾重返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即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的台湾谈判代表团成员,并在2000年至2004年任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委,虽然当时正值两岸关系冷漠时期,但在其任内还是推动了一些事务。蔡英文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个行政官僚而不是政治人物,为人处事冷静,不轻易显露个人喜怒。就她对大陆事务的经历和其个人性格而言,她应该会在两岸事务上保持理性。

而就民进党执政后的政绩需要来看,其急独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台湾目前的主要议题是经济发展,选择急独方案会引起大陆方面制裁,导致经济严重下滑,民进党不会出此昏招。因此,短期来看,蔡英文和民进党虽在“九二共识”上模糊不清,但会力求维持现状,保持与大陆沟通互动的可能。中长期来看,民进党可能根据经济发展情况、中美力量对比和选民态度变化,适时调整其对大陆政策。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博士候选人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访问学者

就民进党执政后的政绩需要来看,其急独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台湾目前的主要议题是经济发展,选择急独方案会引起大陆方面制裁,导致经济严重下滑,民进党不会出此昏招。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