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势

王贞威:台南虱目鱼契作暂停凸显的深层次问题

字体大小:

据中评社4月2日报道,实施五年的台南虱目鱼契作(契约合作)今年确定将暂停实施一年。2011年,在国台办副主任郑立中的协调下,两岸相关农贸企业直接对口合作,向台南地区的虱目鱼养殖业者采购虱目鱼。

契作方式可以说是两岸农贸合作的一大创举,避免了过多的中间采购环节和利益盘剥,大陆相关企业直接从台湾农户手中以相对固定的价格收购,有利于基层百姓的福祉,也避免了所谓两岸和平红利分配不均,图利大财团的质疑。

但在政党轮替之际,加之契作项目在台湾长期被抹红抹黑,两岸双方终止合作,实属无奈之举。诚如台南市虱目鱼养殖协会理事长王文宗感叹,台南学甲与大陆合作的虱目鱼契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政治上的抹黑抹红,不足为外人道,经贸扯上政治斗争就扯不清。

虱目鱼契作量不算大,对农民损失有限。但此事看似虽小,却凸显两岸互动交流中的深层次问题。无可讳言,两岸彼此内部文化结构(观念意义系统)有巨大的差异,有这种情况下,台湾社会内部对大陆的观念认知和角色定位分化严重,主要存在蓝绿两种知识系统:受泛绿知识系统(pan-green knowledge)影响和制约的台湾人,仍然把大陆界定为敌人,视大陆的友好和惠台举措为统战行为,扭曲大陆的善意举动;而受泛蓝知识系统影响和制约的台湾人,对中国人的认同比例依然较高,把大陆界定为具有血缘关系的生意伙伴,支持两岸关系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深化发展,共同振兴中华。

当前,两岸群际互动交流仍是以物质性因素如经贸、人员等经济要素交流为主,这种交流经由不同的知识系统过滤,就呈现为不同的意义属性和价值判断。可以说,观念主导并规约两岸经贸交流的意义。

可以说,两岸关系自1987年开放交流以来,就不单纯是按照经济行为逻辑演进,而是深受双方观念和认知差异的影响。伴随政党轮替而来的,是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国民两党有完全不同的定位、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文化和互动机制。在这种情况下,两岸虱目鱼契作关系难免会成为政局变动的牺牲品。台南地处南台湾腹地,是民进党的核心支持区,学甲虱目鱼契作一开始就被称为“政治订单”,遭到绿营民代“政治霸凌”。

在马英九执政期间所面临的政治质疑和抹红不断,更遑论民进党上台后两岸面临“冷和平”的局面。有渔民曾呼吁“别再霸凌虱目鱼,有本事就帮虱目鱼找出路”。在某些绿营民代看来,两岸互利合作项目做得好,是统战行为,必须警惕;做得不好,怪大陆政治干预经济,损害台湾百姓利益。单纯地造福于台湾基层百姓的契作合作方式,终究抵不住质疑和攻击的声音。

回顾过去八年两岸互动进程,跨境交流以经贸交流为主,即使人员交流也大多是经济行为如陆客、陆资,仍然是经济要素的再配置。而两岸经贸交流主体有限,经贸往来大都由大公司和财团经办,难免会有获利不均的情形,值得反思。未来类似于淘宝这种C2C或B2C的网络经济发展形式,要加以重视。

通过一些网络平台,台湾普通百姓或者中小企业可直接跟大陆进行经贸往来,采购相关产品,而减少了过多的中间经销环节,有利于经济活动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分散化和大众化。或者像自由行、到对方境内学习甚至于工作居留等体验式交流,更为有利于两岸不同群体之间深入互动和情感融合。两岸交流有必要立足于更多元化的交流手段和互动平台,减缓和平红利分配不均,和平发展参与主体有限的现象。

另外,两岸双方必须秉持造福百姓、以民为本的宗旨,减少政治尤其是意识形态差异对单纯经济合作和市场行为的不必要干预,更不能为了个人或团体利益抹黑两岸互利合作的努力。两岸各相关方唯有抛弃成见,理性交流,共同参与,携手面对经贸交流和人文交流中的问题,才可能实现两岸关系的深入健康发展,进而维护更广大同胞的根本利益。

作者是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博士后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