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势

纪赟:两岸相争 谁人得利

字体大小:

区域焦点

最近,中国大陆与台湾因为台湾诈骗嫌犯的司法管辖权之争又闹得甚嚣尘上,本来应是纯粹的司法问题,一牵涉到统独,就有各方势力乘机粉墨登场,好从中捞取一点政治资本。

这件事情近因是肯尼亚将台湾籍嫌犯直接遣返到了作为受害方的大陆,但据台湾《中国时报》的报道,远因则是前年11月在肯尼亚首都发生的一起有人伤亡的火警,警方搜证时逮捕了77名来自台湾与大陆的嫌犯,现场发现焚毁文件、诈骗剧本、疑似人头账户资料、成员业绩表等大量犯罪证据。并且其中主要是打回大陆的诈骗电话,故确定被害人多为大陆人士。然肯方却因缺乏相关法律条文,再加上搜证能力有限,故大陆方面希望能够司法介入。

近年来,西方主流媒体都曾对台湾大规模有组织的电信诈骗犯罪行为作过专门报道。在学界也大体对这些犯罪模式有了共识,即犯罪集团最初是以刮刮乐等较为原始的形式来诈骗台湾人。随着犯罪生态学的演化,他们逐渐由台湾本土实现国际化,并将犯罪触角拓展到东南亚华人地区,直至现在的澳大利亚、中南美、欧洲与非洲。其犯罪对象也逐渐完全转向了大陆,以及其他对其犯罪手法还不熟悉的海外华人地区。

除了这次肯尼亚的诈骗嫌犯之外,据“美国之音”报道,2014年在埃及,当地警方也抓获了40名台籍诈骗嫌犯。此案2015年5月审结,判决台籍主嫌罚金50万埃及币(约为6万4000美元)及刑期五年,其余39人则为刑期两年并支付罚金。去年底澳洲警方又突击了布里斯班一所民宅,现场逮捕了27名持度假打工签证,专程前往澳洲从事电信诈骗的台湾籍青年。

据某些犯罪调查机构研究,可能至少有十来万台湾人直接或间接地与诈骗相关产业有牵连。仅仅从大陆一地,每年就有上百亿人民币的诈骗款项流向台湾。这实在是一笔风险极小又获利极大的稳定收入。与之相对,则是台湾司法当局对这些罪犯的纵容,几乎可说是触目惊心。据台方报道,2011年6月在两岸与东南亚六国共同执行的“0310”行动中,缉获台籍嫌犯472名,包机遣返后声押167名,但在宣判时,23名罪刑较重的嫌犯中,只有一个主嫌被判一年,其余17人缓刑、八人易科罚金。

如此轻纵给大陆及其他东南亚国家,也包括新加坡民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嫌犯,实在是让人怀疑其轻判的动机与道德立场。这种纵容态度的最新注脚,就是近日马来西亚又抓获多名台籍嫌犯。台湾政府为了这些嫌犯,动用外交与司法资源可谓不遗余力,终于如愿抢在大陆之前,将20名台籍嫌犯接回。可是台警方称,因犯罪事证不完整且无拘票,16日凌晨陆续释放。

在司法管辖权之上,是否还有更高的道义与公理存在呢?台湾一直以人情味而自豪,在经济日渐落在四小龙之后,这确实是相当令人感佩的抽象价值观。所以我也一向主张新加坡在软环境上,在对文化的保留与滋养上要向台湾多多学习。但近年来,台湾不仅出现了经济上的巨大困难,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毒面条也远销本地。现在竟有如此多的人以诈骗为生,不知还剩多少占据道德高地的资本呢?

据台籍亚洲警察学会秘书长叶毓兰女士对台湾诈骗犯中肯的分析,“肯亚(指肯尼亚)案的台嫌在宣判后,被中国大陆要求遣返只是开端。冰山一角,国人(指台湾人)长期在台湾病态的司法制度下,以为诈骗是刑期低、获利高的行业,行骗天下,未来还会有更多类似的憾事发生。”

回过头来看两岸相争,谁人得利?我看起码在此事件之中,是这些作为全球公敌的犯罪嫌疑人得利了,是这些台湾之耻得利了。受伤最深的其实还非仅是大陆以及其他国家华人所受的巨大经济损失,它还让台湾过去在脉脉温情表相之下隐藏的另外一面,得以彰显于世。

作者是新加坡佛学院助理教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