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势

台县市长选战“蓝绿褪色”吃香

争取党内提名参选新竹县长的国民党立委林为洲(前排右二)因曾为民进党员,被深蓝支持者批为“蓝皮绿骨”,但他相信若自己初选胜出,质疑他的杂音将平息。图为林为洲与其他国民党立委在立法院抗议民进党。(取自林为洲面簿)
争取党内提名参选新竹县长的国民党立委林为洲(前排右二)因曾为民进党员,被深蓝支持者批为“蓝皮绿骨”,但他相信若自己初选胜出,质疑他的杂音将平息。图为林为洲与其他国民党立委在立法院抗议民进党。(取自林为洲面簿)

字体大小:

学者分析,台湾民众近年愈加厌倦蓝绿恶斗,加上没有政党倾向的年轻选民比率上升,擅长观察风向的政治人物自然会调整路线,避免刷上太鲜明的政党色彩。

台湾县市长选举长年呈现“非蓝即绿”的政党对决态势,但自从台北市长柯文哲三年前以“白色力量”打破蓝绿二分天下的政治格局后,“蓝绿褪色”的模糊路线开始流行,甚至有望在今年底的选战中形成一股新的政治力量。

受访学者分析,台湾民众近年愈加厌倦蓝绿恶斗,加上没有政党倾向的年轻选民比率上升,擅长观察风向的政治人物自然会调整路线,避免刷上太鲜明的政党色彩,但以当前台湾政局来看,蓝绿以外的第三势力短期内成长空间不大。

柯文哲是“不蓝不绿”路线中最具代表性的政治人物。2014年,在民进党以不提名人选的方式全力支援下,医生出身的柯文哲以政治素人之姿,挟着85万张选票当选台北市长。当时,身为二二八事件受难者家属的柯文哲虽曾自称“墨绿”,却拒绝加入政党,反而以“白色力量”为诉求,在蓝绿几乎势均力敌的台北市异军突起,也使得“白色力量”一度蔚为风潮。尽管中央执政的民进党已确定推派立委姚文智参选台北市长,威胁柯文哲的赢面,但“白色力量”在台湾年轻族群中仍大有市场。

随着年底县市长选举逼近,好些有志角逐百里侯宝座的蓝绿候选人似乎开始效法“柯文哲模式”,褪去原本鲜明的色彩,并以模糊的政党形象取而代之,以吸引中间选票,包括“蓝绿通吃”的国民党新北市长参选人侯友宜、对新竹县虎视眈眈的国民党立委林为洲,以及坚决退出民进党参选北市的前台南县长苏焕智,都被外界视为“蓝绿褪色”的代表人物。

20180604_news_taiwan_Large.jpg
坚决退出民进党参选北市的前台南县长苏焕智,被外界视为“蓝绿褪色”的代表人物。(取自苏焕智面簿)

长期研究蓝绿政治的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王业立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所谓“蓝绿褪色”或“不蓝不绿”,意即不特别强调意识形态,而是着重于公共政策讨论,“脚踏实地去做事”,碰到统独议题时则尽可能回避。

他说,从近来针对国、民两党支持度的民调来看,台湾民众显然对蓝绿的表现普遍不满,再加上从2014年的太阳花学运后,没有政党色彩的青年崛起,“非常会观察风向”的政治人物为吸引这些年轻族群的支持,必然“不会太希望挂上太强烈的政党色彩”。

《中国时报》上个月发表的社论也呼应这个观点。该社论指出,多数民众确实已经厌弃蓝绿恶斗的二元政治,也逐渐跳脱了非蓝即绿的惯性思维。“不再被政党标签绑架”的新世代选民,也没有任何政党或意识形态的包袱,也不愿再被历史束缚,“他们固然不是‘天然绿’,也未必是‘天然蓝’,(政党)别妄想可以轻易操弄他们”。

中时提倡“无色觉醒” 连大陆国台办都认同

《中国时报》所属的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在传统上,立场属亲蓝甚至亲北京,但该集团最近开始提倡连中国大陆国台办都认同的“无色觉醒”主张。《中国时报》进行的民调指出,台湾真正具有蓝绿强烈政党意识者约6%,其余都是“注重实质政策、执政表现”的选民。

在曾被质疑为“蓝皮绿骨”的侯友宜看来,“台湾没有颜色,台湾只有认真做事的颜色”。侯友宜办公室回复本报询问时指出,蓝绿都只是表面的标签,事实上蓝绿光谱两端的选民人数正不断下降,说明台湾选民不要蓝绿,中间选民占多数。

侯办发言人说:“侯友宜虽然高中时期入党(国民党),但后来因为公务员身份,他选择不蓝不绿的立场做事,这并不是什么特别的策略……选民已经厌恶了蓝绿的分野,认真做事,以政见论政见,选民自然有感。”

警界出身的侯友宜,曾侦办包括艺人白冰冰的女儿白晓燕被绑架等多起重大刑案,也曾参与民进党籍前总统陈水扁319枪击案的调查,后来被陈水扁提拔成为台湾史上最年轻的警政署长,但也因此被部分蓝营人士视为“蓝皮绿骨”,引发不少深蓝支持者的质疑,也成为民进党攻击的软肋。不过,随着他在党内初选中出线,党内杂音也慢慢减弱。

目前积极争取国民党提名参选新竹县长的林为洲受访时坦承,“不蓝不绿”的路线确实会令深蓝群众不满,但他告诉《联合早报》:“你如果代表国民党,血统很纯正,但选举不会赢,这对政党是没有意义的。政党就是要靠赢得席次,才能扩大政党的理念和推广政策,所以输赢是很重要的关键。”

林为洲最早是在1998年以无党籍参选新竹县议员,随后在时任新竹县长林光华的引荐下加入民进党,并曾出任绿营立委以及陈水扁2004年竞选连任的新竹总部执行总干事。2006年,林为洲发现民进党与人民背道而驰,毅然退党,并短暂踏入商界。他2009年再以无党籍身份回锅担任新竹县议员,并在国民党籍县长邱镜淳推荐下加入蓝营。

林为洲说,由绿转蓝在意识形态上确实“有个过渡期”,但他认为政党的更大价值在于对国家的贡献。他说:“虽然我们是蓝营,必须坚守自己的价值,也就是所谓的意识形态,但你还是要面对选民,尤其中间选民崛起,你如果没有随着民意改变,如果你只坚守比较激进的统独两端,你就会被淘汰。所以一方面我们虽受限于蓝绿的基本价值,但也要动态调整。”

虽然林为洲的知名度高,但他争取新竹县长党内提名的道路却波折重重,与其他在地派系势力强大的竞争者僵持不下。林为洲已不排除脱党参选。

针对“蓝绿褪色”现象,准备以无党籍身份角逐台北市长的苏焕智则认为,侯友宜和林为洲都明明具备国民党籍身份,“怎么会是不蓝不绿呢?这不符合真实情况”。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虽然他已退出民进党,但“我本土派的立场没有改变”。

苏焕智说:“我跟民进党主要的差别,是对这两年的执政无能、民生不正,以及民进党治国的能力和社会经济路线不满。我比较强调的是经济怎么去振兴,社会困境要怎么去突破,从人民的困境、困难着手。”

长年身为民进党人,苏焕智承认要吸引浅蓝选票存在难度,但近来常上亲蓝政论节目的他仍具信心。“这几年我对政府采取比较批判的立场,大家已经慢慢认为我是比较公正的人,比较客观、比较讲道理,我在民进党里面比较愿意讲真话、讲道理的形象已经慢慢形成,而不是为了党派利益。”

然而,政治学者王业立指出,台湾政坛从来不乏无党籍的政治人物,但他们的选情未必理想,因为“不是所有的候选人打出‘不蓝不绿’,就可以受到民众的喜欢”,毕竟胜选关键最终取决于选民的政党倾向、候选人魅力和形象,以及议题取向。

至于“不蓝不绿”能否变成台湾政治主流,王业立语带保留。他说:“民意其实就是起起伏伏,很难想象在台湾,除了两大党之外,第三政党的成长空间在哪里?无党籍是不是真的能够拥有一片天,使得蓝绿两大党无法出头?目前都还只是特例。”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