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势

台“藻礁公投”联署破70万份 民进党面对四大公投陷困境

字体大小:

台湾“珍爱藻礁公投”联署冲破70万份,本周四(3月18日)送件,8月28日举行的四项公民投票案让民进党政府陷入四面楚歌,昔日战友纷纷背离。

学者分析,公投效应持续发酵,民进党若处理不好,明年地方选举或遭遇类似2018年的惨败,甚至冲击2024年总统和立委选举,导致政权再次轮替。

过去一个月,台湾民间为保育粉红色藻礁发动公投联署,掀起“粉红风暴”,令总统蔡英文的执政团队面对强大逆风。

珍爱藻礁公投的口号是“非核、减煤、节能、救藻礁”,关注能源转型与生态保育。

有分析指出,由于蔡政府许下“2025非核家园”承诺“天然气五成、绿能两成、燃煤三成”的目标严重落后,为了加速将不到四成的天然气发电占比拉升,决心让中油第三天然气接收站(简称三接)建在桃园观塘工业区的大潭藻礁上。

台湾史上首起生态公投案

这也是台湾史上第一起生态公投案,由中学教师潘忠政领衔的环保团体呼唤社会正视孕育珍稀物种的藻礁存亡问题,也揭露工程严重破坏阻断栖地的观点,指出建设工业港将破坏913公顷藻礁,不接受官方所说只影响23公顷藻礁。

原本乏人问津的藻礁公投联署,过去一个月忽然在各政党、媒体与30所大学串联响应下,加上环保领袖被绿营网军“抹黑、抹红和抹蓝”的遭遇激起民众反弹,联署书一路飙升超过70万份,吸引许多原属民进党的年轻“铁粉”和学生相挺。

值得注意的警讯,还包括民进党与在野时的战友关系变冷,包括环保团体拒绝在藻礁公投成案前与政府代表沟通,台湾长老教会也选择与民进党政府保持距离。长老教会强调扎根台湾、“住民自决”,向来被视为民进党的坚定盟友。

长老教会日前以国民党政治操作为由,暂时退出与环保团体合作的公投联署;但在正式开会后,于本月11日发出声明,宣布支持藻礁公投,走到民进党政府的对立面。声明是以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总会教会与社会委员会(教社委)主委黄志坚的名义发出。

参与教社委社运22年,一年前接任主委的达雅族牧师黄志坚受访时告诉《联合早报》,教会不受任何政党控制。

“公投是民主的本质,也是落实台湾人民意志的机制。我们呼吁公众超越党派立场,扮演好大地管家角色维护生态。藻礁是天然的国防屏障,也是许多台湾独有鱼类的栖息地,必须努力保育。我们主张非核家园、节能减碳,也希望各方通过对话,讨论天然气发电站的替代地点方案。”

环保团体年轻人和教会普遍感觉“民进党变了”

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系荣誉教授陈一新向《联合早报》指出,环保团体、年轻人和教会普遍感觉“民进党变了”。

“当他们继续保育生态、关怀弱势时,却发现昔日战友执政后不太在乎跟他们的沟通。如今公投笃定成案了,蔡英文总统才下令进行‘水银泻地’的沟通,但恐怕难以扭转观感。”

陈一新说,8月底举行的四个公投案,令民进党政府陷入四面楚歌。

“‘公投绑大选’是民进党在野时提倡的主张,如今人民准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莱猪公投’相信也能轻易过关,毕竟许多民进党人都不敢吃莱猪。除了‘重启核四公投’较没把握,‘藻礁公投’看来也会通过。这肯定会冲击明年底六都选举,尤其受燃煤发电空污影响的台中、藻礁所在的桃园,民进党若处理不好,将重演2018年‘九合一’六都选举的惨败,甚至扩散到2024年总统和立委选情。”

四项公投都无法跟中国(大陆)挂钩,民进党难以靠反中呛中来借力打力。只要中共不讲话助攻,明年底确实可能重演2018年九合一选举的滑铁卢。

——东华大学教授施正锋

东华大学民族事务与发展学系教授施正锋则向《联合早报》指出,民进党去年主要靠操作香港反修例议题和中国大陆“一国两制论”而大胜。

“如今四项公投都无法跟中国(大陆)挂钩,民进党难以靠反中呛中来借力打力。只要中共不讲话‘助攻’,明年底确实可能重演2018年九合一选举的滑铁卢。但2024年变数比较多,包括不可预知的大陆因素,还有民进党热门候选人赖清德、郑文灿和苏贞昌如何竞争。蓝绿是团结或分裂,都会影响执政机会。”

台湾修法后第一次公投 今年开始

2019年6月18日,台湾立法院通过修正《公民投票法》条文,规定从2021年起,每两年举行一次公投,在8月第四个星期六投票,从此公投与大选脱钩。

今年8月28日是修法后的第一次公投,四项公投案同日进行,包括公投绑大选、重启核四、反莱猪和珍爱藻礁公投。

据规定,公投门槛是以最近一次总统选举的选民人数作为标准,以上届选民1931万1105人计算,第二阶段成案门槛是1.5%选民,即28万9667份以上的联署书。

公投案要通过必须有25%选民投下有效同意票,即482万7776票,且有效同意票须超过不同意票。没通过的公投案,两年内不得重提。

(记者是《联合早报》台北特派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