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述一年2019

字述一年2019:青

字体大小:

青,形容年轻、青年。他们有者以真善美让人们重新领略世界的美好,一些则试图创造他们眼中的美好,无论何者,这群未来主人翁,都牵动着每个时代的脉搏。

青 ,是植物生长之色,是生命力的象征,借以形容年轻,一般把十五六岁至30岁的年轻人称作青年。这个年龄层的年轻人今年做了不少令人震撼的事,从社会抗争到推动环保,从东方到西方一波波的“青年震荡”接踵而来。以“青”来概括这一年是恰当不过的。

青年震荡(Youthquake),指的是因年轻人的行动或影响而引发的重大文化、政治或社会变革。100年前,青年所带来的震荡曾经在中国发生。那是1919年5月4日,那一代的青年学子在面对国家民族存亡时,发起救国运动,掀起一股反传统思潮。百年来,五四运动掀起的波澜没有平复,今年各地在纪念五四100周年之时,依然为当年的青年震荡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各层面的冲击和影响进行探讨和反思。

从新青年、知青、文青,以至近年香港年轻人被唤做废青(废物青年),青年身上被贴的标签,反映了各个时代年轻人的面貌以及社会对年轻人的观感。但无论处于哪个时代,社会大众对年轻人依旧抱持多一点的爱护和关注,这从香港社会对于连月来的暴力抗争的宽容可见一斑。

今年6月初,因香港政府要修订《逃犯条例》而引爆的示威活动,至今已持续五个多月,是一场大家始料未及,拉锯时间如此之长的抗争。据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另四所大学相关学院,在抗争首两个月示威现场所做的调查显示,反修例抗争的参与者以年轻人为主,其中,20岁至30岁的青年占多数。示威者的教育程度普遍偏高,至少三分之二的参与者拥有大学或以上学历。

从一开始的和平游行,演变到后来的暴力冲突,从大学生和大专生参与罢课,发展到连中学生和小至十二三岁的儿童也加入,站在街头组成抗议人链。一些中学生还声称是“勇武派”,诉诸暴力冲击社会来表达不满。

至11月中,香港局势急速恶化。香港中文大学、理工大学等多所学府成为警民冲突的主战场,港警在11月11日一天之内逮捕了287人,其中190人是学生,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青年示威者甚至与警方在理大校园外对峙,互掷汽油弹催泪弹,事态后来演变至理大成了“围城”,附近的红磡海底隧道遭受破坏封锁,10多天后才恢复运作。

抗争变得火爆,香港社会陷入撕裂,有的人抗议警察暴力,有的人谴责示威暴力和非理性行为。以暴力手段提出诉求,最终是解决了问题,还是带来更多问题?香港辅导教师协会公布的调查发现,曾参与示威的学生容易产生压抑感,出现负面情绪,留下创伤后遗症。学生亲身经历、看到或听到的现场暴力画面,对他们的情绪有很大的冲击,有些学生担心被秋后算账,不敢对师长讲真话;一些年轻人因立场不同而与家人朋友争吵决裂;另一些人则害怕暴力不敢上街或停止参与示威却陷入自责愧疚的负面情绪。抗争还没有给问题开出药方,可能已先让这些年轻人付出了心理健康的代价。

正当香港的年轻人忙着上街抗争,地球另一端有名瑞典少女则登上了温室气体零排放帆船,越过大西洋到了纽约。她在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对各国领袖吼出一句名言——“你们竟敢如此”(How dare you),她慷慨激昂地呼唤重视气候暖化问题,呼吁挽救病入膏肓的地球。格蕾塔·通贝里(Greta Thunberg)的环保主张尽管有待商榷的地方,她以16岁稚龄所做出的事情却让人无法忽视她,有如看了一幕真人版《国王的新衣》,发人深思。她的举动带来连锁效应,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受影响,纷纷关注环保。

艺人冯伟衷今年初在新西兰参加军训时不幸身亡,也在本地引起震荡。年仅28岁的大好青年骤然离世让人惋惜,同时也引发人们关注军训安全、热议年轻人处事行事的态度。生命流逝虽无法挽回,冯伟衷生前热爱演艺工作、敬业乐业的精神、积极向善向上的品格,随着他的公众人物身份继续发挥正面效应,影响他人。另一方面,我们也期盼事件来龙去脉得以查明,运作漏洞能够修补,诚如冯伟衷的大哥在军事法庭下判后所说,“现在不是相互责备和指责的时候,而是思考如何在未来避免类似事件重演”。

这一年,我们看见青年的各种面貌,看见年轻人对未来感到绝望所带来的破坏力,也看见年轻人失望之余继续前进的感染力。只要没有失去努力的理由,青年还是能够创造出无限可能的。

(作者是《联合早报》副总编辑)

“青”年度事件一览

1月19日:本地艺人冯伟衷到新西兰受训,在榴弹炮车内进行维修时遭升起的炮尾压中,胸腹受重创送院抢救不治。武装部队理事会过后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出事原因;5月,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在国会上公布调查结果。7月31日,与冯伟衷同车的两名同袍因行为鲁莽和疏忽导致悲剧发生,在军事法庭面控,并于11月19日被判罪成罚款。

20191120_news_aloysius_Large.jpg
(档案照)

5月:1919年5月4日由中国青年学子发起的救国运动——五四运动100周年,各地举办纪念活动。

20190602_news_mayfourth_Large.jpg
(取自网络)

8月28日:16岁瑞典环保主义者格蕾塔·通贝里乘坐温室气体零排放帆船横渡大西洋抵达纽约;9月23日,她在纽约举办的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上发表言辞激烈的演讲。

20191120_news_girl_Large.jpg
(路透社)

专家评语

20191121_news_pan_Large.jpg
义工组织“让希望活下去”创办人潘迎芬。(档案照)

过去几个月看到参加香港反修例运动的中学生,以及关心气候变化的16岁瑞典少女,我认为关注环保和民主议题,勇于发声是好的,但号召学生罢课集会,走上街头抗议游行,身为家长的我无法苟同。

年轻一代要争取自己的未来,也不要忘了散播正能量;家长和大人也应该以身作则,发挥爱心和善心。

每逢星期天早上,有许多小孩和青少年跟着父母一起参与我们“让希望活下去”的义工活动,挨家挨户为独居老人打扫飞虫乱窜的房子,以及帮助贫困家庭解决生活问题。试问新加坡有多少孩子愿意牺牲周末来做这些“苦工”?

我一直觉得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太注重学业成绩了,培养富有同情心的下一代也同等重要。让孩子从小就当义工,可以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和人生经验,也更懂得感恩和知足。

——义工组织“让希望活下去”创办人潘迎芬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