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 95 · 长歌不散

告别缝断指疟疾肆虐年代 善用医疗资源提升手术效果

字体大小:

陈思杰教授(72岁)1966年医学院毕业,当时新加坡刚建国,处在工业化初期。他记得,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标准化作业程序,工业意外层出不穷,忙坏了这名初出茅庐的普通外科医生。

“在急诊科实习时,常遇到手脚都在意外中被炸断的伤患。也因为这类事故很多,在1970年代,我们开始学习动微型手术(micro surgery),把断手断指接回去,由于意外常发生在晚上,我们经常是一整夜开刀,一连24小时盯着显微镜缝合血管。当时,我们在亚洲是中国和日本以外唯一的微型手术中心。”

普通外科手术医生“包山包海”,上至脖子、下至脚趾头的手术都能做,随着工伤事故受到控制,这名外科医生注意力转向切除癌细胞手术和伴着人口老龄化而日渐兴起的关节置换术,陈思杰的一名关节置换术病患,现在已年过九十,还会定期让他复查。

此外,由于生活条件差,饮食缺乏卫生和营养,疟疾和肺结核过去也很常见,但现在这些病例已很少有了。陈思杰打趣说:“要是现在出现一起疟疾病例,我还会叫学生都来看。”

这厢放鞭炮 那厢缝眼球

眼科医生出身的洪聪来也有类似的彻夜手术经历。他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的手术病患,很多是因割草受伤,因为当时的割草机用的是铁刀片,横飞的刀片击中石头,碎石飞进割草工人的眼睛,有时候还会伤及路人。“那时没规定开车一定要绑安全带,车祸中破碎的挡风镜玻璃乱飞,还有鞭炮……过农历新年时大家忙着放鞭炮,我们却忙着缝补眼球,所以我能理解建国总理李光耀为什么禁止放鞭炮。”

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种类也变得不同,一些到了高龄才会出现的病症越来越多。不过,这也意味着医生不再需要半夜三更急急忙忙处理工伤,很多手术可预先规划,医疗资源不但能更有效运用,干扰较少,手术效果也更好。

洪聪来说:“半夜两点动手术是很糟糕的,能早点规划要比紧急手术好。以前动一个眼科手术要住院三天,现在可能只要三个小时,当然我们还是需要手术室和病房,但使用效率高得多,所以人口老龄化不代表成本一定增加。”

冯国荣认为,新加坡的医疗制度最特殊的地方,是在医疗水平极佳同时,还能确保人人能看病、看得起病。

除了重新规划工作程序,善用科技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尤其是在提升看病体验方面。在门诊方面,随着诊所翻新或新建,中央医院也在进行门诊看病体验的转型,例如推行无柜台服务,让病患通过手机定位自动登记,也无须排队支付账单和取药,减少等候时间。

在急诊科实习时,常遇到手脚都在意外中被炸断的伤患。也因为这类事故很多,在1970年代,我们开始学习动微型手术,把断手断指接回去,由于意外常发生在晚上,我们经常是一整夜开刀,一连24小时盯着显微镜缝合血管。当时,我们在亚洲是中国和日本以外唯一的微型手术中心。

——中央医院前行政总裁 陈思杰教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