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 95 · 长歌不散

九年剧场艺术总监谢燊杰:剪报是习惯也是一种心情

九年剧场艺术总监谢燊杰:每次翻看剪报,除了重温当时的报道,也仿佛坐着时光机,回到那一年那一天。(何家俊摄)
九年剧场艺术总监谢燊杰:每次翻看剪报,除了重温当时的报道,也仿佛坐着时光机,回到那一年那一天。(何家俊摄)

字体大小:

九年剧场艺术总监谢燊杰坦言,现在多数时候会在早上先用手机看新闻,晚上回家再打开报纸细读。他有时也会嫌剪报麻烦,但却不舍得放弃这多年的习惯,于是继续剪报。

“其实我正在挣扎,是不是还要继续剪报?”

采访戏剧导演谢燊杰的剪报心得,却得到这个回答,令记者一时错愕。

谢燊杰解释,他创办九年剧场以来一直收集相关新闻剪报,打算有朝一日让工作人员帮忙整理存档。“没想到最近我问行政人员,他们说现在收的都是电子版,还叫我不要再收剪报,因为没有地方放。”

他接着说:“其实大多时候,我自己也是先在手机上看新闻,连剪报也嫌麻烦。但我还是不甘愿让多年的习惯说断就断,最终又拿起剪刀做剪报。”

剪报习惯受父亲影响

谢燊杰剪报的习惯,最早是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记得,每天早上父亲都会一边读报,一边把他觉得精彩的文章剪贴起来。

“我的父亲是汽车保险经纪,学历不高,很多东西都是从报纸上学习。他有时要在社区活动上演讲,就会参考剪报里的好词好句。”

1993年,谢燊杰参与人生第一次戏剧演出——TOY肥料厂的《三每纪事》。这出自然题材肢体剧唤起他的戏剧热情,也成为他剪报生涯的起点。

“当时这个剧是在泛太平洋酒店楼上一个露天游泳池演出。新闻报道的配图,就是我们在水里游来游去……”谢燊杰一边回忆,一边在剪报盒里翻找当年的报道。硕大的纸盒里铺满了中英文剪报,他花了好一阵子才找到这份最初的剪报。

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剪报是许多本地剧团记录演出资讯的唯一渠道。

谢燊杰说,当年除了他本人会做剪报,周围的人也会帮忙保存相关报道。“有时候我同时收到三四份报纸,都是亲戚朋友看到报道以后帮我保存的。”

1999年起,谢燊杰开始为《联合早报》副刊的《四方八面》版撰写专栏。当时他在英国读书,每周要把稿件传真回新加坡。这段时间里,剪报工作都是由母亲代劳。

和散落在纸盒里的其他剪报不同,由母亲负责的专栏剪报都妥当地收藏在一个文件夹内,按照时间顺序工整排列,文件夹封面还贴着早报副刊和《四方八面》报头美术字。

谢燊杰感叹:“我妈妈贴得很美,有时还会做排版。你可以感觉到她在做剪报时有点骄傲的心情,因为看到孩子的作品发表在报纸上。”学成归国后,谢燊杰接手剪报工作,一直到他写完100篇专栏为止。

谢燊杰收藏的剪报里,除了他参与的演出和发表的剧评,也包括一些对本地戏剧界影响较大的新闻,譬如2002年本地文坛与戏剧大师郭宝崑去世时的一系列报道。

他说,每次翻看剪报,除了重温当时的报道,也仿佛坐着时光机,回到那一年那一天。

“我有时候会翻到剪报背面,看和自己的新闻毫无关系的报道,想起当年的事情。比如那时正在放映哪一部电影,流行些什么话题……看到报纸泛黄,才发现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如今,谢燊杰的家人朋友不再帮他收集剪报,而是用手机短信把报道发送给他。他也习惯早上先从手机看新闻,晚上回家后再打开报纸“补漏”。但他还是觉得,读报纸和看电子版新闻的感觉不一样。

看纸质报纸才能感觉新闻份量

谢燊杰说:“看报纸时,你会留意新闻版面有多大,有没有配照片,是不是头版。如果出现在头版,就是一种荣耀,这是看电子版时不会有的感觉。”

在剧团行政人员都不收纸质报纸的年代,剪报的意义又是什么?谢燊杰沉思片刻,答道:“我觉得剪报就像收古董。”

他把目光投向客厅里的陈列柜。“你看那个转盘电话,还有角落里那台唱机,我的父亲喜欢收这些旧东西。我受他影响,也有这个癖好。你说这些东西现在有什么用途?但还是觉得很有趣。现在拿起旧剪报,也是一样的感觉。”

闲聊中,谢燊杰说起太太最近买了Kindle电子书,轻便又环保,让他有些动心,想着是否要“弃纸从电”。但他随即又想起九年剧场成员梁海彬在散文集《房间絮语》中写道:坚持看纸质书是一种心情。

“现在想想,其实剪报也是一种心情。可能有一天纸质报纸真的消失,但翻看剪报时,还是会想起父母、朋友,还有这么多年来走过的路,说过的话。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