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讯)中国与新加坡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在7月21日“满月”,共有11家新加坡银行机构为苏州工业园区企业融资9亿元(人民币,下同,1亿8000万新元)。 据新华网报道,国内融资贵、融资难由来已久,苏州工业园区与新加坡渊源深厚,试点理应受到园区企业热捧,但在园区管委会和各家银行看来,相比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的跨境人民币业务,资金规模和活跃程度暂难企及,后续意向项目也不多。 记者调查发现,初期“不火”与园区企业类型有较大关系。园区以欧美跨国企业投资的子公司和本土成长的中小企业居多,前者主要以美元结算,国际市场上美元融资成本比人民币更低。相比之下,昆山台资企业集聚,集团内部双向借放款活跃,带动了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南京财经大学校长刘志彪说:“苏州工业园区要大胆试点,为全省种好‘试验田’”。 在苏州工业园区开展的中新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有四项内容,分别是在新加坡银行机构对园区企业发放跨境人民币贷款、股权投资基金人民币对外投资、园区内企业到新加坡发行人民币债券、个人对外投资跨境人民币业务。 苏州春兴精工与农行新加坡分行签订两笔跨境人民币贷款合同,总金额约1亿元,贷款期限一年。“国内一年期贷款利率6.6%左右,农行新加坡分行是5.2%,两笔贷款省下140万元利息。”公司资金总监华晨侃算了笔账。 农行苏州分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石兰解释:“境外金融机构的定价比照当地市场利率水平后测算自己的收益,再与客户谈判,而国内对利率有上下限的指导意见。”境外贷款利率水平随行就市,如果近期市场上人民币资金量很大,利率价格会更便宜,因此要把准时间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