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首名2019冠病病患日前出院时接受《联合早报》独家访问,这名来自中国山西的王先生在视频中感谢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透露住院期间在大年初一有饺子吃,正月十五吃汤圆,医护人员在他“人生最难忘的春节”送上暖意。
通过视频听王先生说着:“他们很亲切,会说一些安慰的话,会问你需要什么。虽然语言沟通不算畅通,但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关怀。每个人的工作责任心都非常强,他们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负责任。”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有些感动,要给我们的医疗团队点赞?
不只是王先生,一些康复出院的患者也在博文中分享医护人员如何在他们隔离治疗期间关怀他们,展现医疗团队的专业与爱心。
坚守岗位,没有畏缩
不论是本地或其他国家,这些站在最前线抗疫的“白衣战士”即使会感到疲惫,仍尽心尽力照顾好每一名病患,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中国多名医护人员就因工作感染冠病后不幸逝世。
17年前,我国面临沙斯疫情时,也有五名医护人员在那场“战役”殉职。面对“来历不明”的病毒与未知,我国医疗团队坚守岗位,没有畏缩。所以,日前看到社交媒体流传有关医护人员被人排挤的事件时,真为这群医护人员感到不值。
有护士发贴文指在乘地铁时,目睹身穿制服戴着口罩的同行被两名妇女责骂,指她不该“散播病毒”,把列车“弄脏”,她帮同行说话也被责骂。也有医疗工作者反映,送餐员指医院是“灾区”,拒绝上门送餐;一些医护人员也遇到德士或私召车司机拒载。
对未知的病毒,大家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想避免被传染,这种心态能明白;但换位思考,在医院辛苦工作了一整天,下班后竟如病毒般被人排挤,你会做何感想?试问,没有这群医护人员,谁来照顾病患呢?
所幸不乏温暖善举
幸好,社会有丑陋的行为,也不乏温暖的善举。一对分别7岁和11岁的姐妹花向父亲提议为医护人员送上爱心早餐。父女三人于是到巴刹买了多份早餐送到国大医院,为医生和护士加油打气。
有学生制作卡片,向医护人员表谢意,也有公众烘焙爱心饼干送给他们。有企业为医护人员送上保健品、食品等;还有餐饮业者让医护人员免费领取咖啡等,感谢这群辛苦付出的白衣战士。
我们要相信,善意是能相互感染的,在这段不容易的时期,大家更需要多一些同理心,多一些温情,多一些鼓励;尤其对在前线的白衣战士。而对未经证实的消息,我们就不该以讹传讹,为这场战役添乱。加油!期待我们尽快打赢这场战。
(作者是华文媒体集团新闻中心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