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凭着最引以为傲的经济实力,一直在国际经济场合上活跃。虽然无法用中华民国名义现身,但过去放软身段,用“中华台北”或“台澎金马独立关税领域”避开政治议题,一样能发光发热。这次首度被陆方抗议身份不对,但是,只要仔细探究陆方理由,就可以发现实在不合理,陆方“找麻烦”的意味更为浓厚。
我国虽然不是OECD会员国,但身为世界上第十二名重要的钢铁生产国,从一九九八年起就积极参与OECD钢铁委员会会议与研讨会,了解并分享各国钢铁产业的最新动态。我国从二○○五年起成为观察员,二○一三年起成为参与方(participant)。
去年第七十八届钢铁委员会会议上,我方还曾简报国内钢铁产业现况,可见我国在OECD钢铁委员会上,的确曾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
今年,我国也依然被OECD受邀参加钢铁委员会第八十次会议,比较特别的是,由于近年全球钢市产能过剩太严重,今年OECD特别举行“钢铁部门产能过剩及产业结构调整高阶论坛”,我方两个会议都有参加。
我方按照往例以“中华台北”名义参加。据了解,每次OECD都会在邀请函上建议与会层级,这次也建议“适当高阶层级”,我方按照过往经验,认为工业局组长以足以代表。
事实上也证明,多数参与国代表团长都与我方层级类似。因此,当陆方十八日向比利时政府反映“我方代表团长沈维正非高阶官员,不适宜与会”,很明显是针对我国而来。比利时原本应该坚持公平的与会规则,但却在陆方放话“台湾团若不离场,大陆团就离场”后,承受不住压力。
因为目前钢铁产能最多的就是中国大陆,自然成为这次会议众多国家希望可以出席的国家。我国虽然是世界第十二名钢铁生产国,在世界第一的中国大陆面前,权益被牺牲掉了。
我国无法出席会议,意味着在这次产能过剩会议上,我方失去了话语权,无法表达立场,与争取原本能争取的权益。产能过剩是现在钢铁产业上最重要的议题,我国也因此与多国进行贸易战争中。
陆方,很不友善,却很成功地让我国边缘化。接下来如何改善,要看新政府的智慧。
来源:台湾联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