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520就职前,台湾国际经贸空间前景先蒙尘。当地时间18日在比利时召开的国际钢铁会议,下午一场仅限政府官员入场的政府间论坛,在陆方要求下,我方代表官员被迫离席,震惊各界,而学者则示警,过去大陆对台在国际经贸空间是“开小门关大门”,但他担心未来是“小门可能会越来越窄”,甚至不开,陆方对我的打压恐铺天盖地而来。
10年来头一遭 国际钢铁会议 陆逼退台代表
经济部19日坦言,这是我方自2005年底以参加该国际钢铁会议以来,首度被要求离席。19日传出针对18日我方离席,比利时主办方向我方团员道歉,19日我方代表团又顺利参加会议。但经贸高层官员透露,19日的会议是委员会,本来就可以出席,与18日下午那一场政府间圆桌会议(Intergovernmental Roundtable and Conclusions)议程,仅限定具官方代表身份官员参加,本来意义就不同。
打压我主权 12年首见
熟悉内情的经贸官员不讳言,陆方打压我主权意味明显。经济部表示,这是自2005年底我出席该会议以来,12年来首次遭陆方干涉参与OECD钢铁委员会相关会议。
台湾是重要钢铁生产国及消费国,根据世界钢铁协会(World steel association)统计,2014年台湾粗钢产量约2300万吨,占全球比重1.4%,位居第12名。而大陆钢铁产能近年严重过剩,导致全球钢铁市场混乱,我国也因而被印度、加拿大、墨西哥等多国控诉倾销及补贴,造成我钢铁出口重大损失,此次会议主要目的即在协商产能过剩及产业调结构等问题,攸关台湾钢铁产业重大利益。
“找麻烦” 恐会持续
但此次我方与会遭阻,这恐是台湾国际经贸空间前景的一大警讯,中经院WTO及RTA中心副执行长李淳不讳言,两岸关系若恶化,台湾经济边缘化危机将加剧。他表示,过去在参与有官方色彩的组织上,台湾本就波折不断,马英九总统执政时期,两岸关系即使已较放松,但仍是大门不开小门开,在两岸关系的务实情况下,可预期这种“找麻烦”情况恐会持续,“未来小门可能会越来越窄”。
OECD钢铁委员会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下属的钢铁委员会是目前全球钢铁业最重要的官方层级论坛,涵盖全球多数钢铁生产与贸易国。台湾自1998年起即参与OECD钢铁委员会会议及相关研讨会,自2005年起成为OECD钢铁委员会观察员,2013年OECD将观察员一词更改为参与方,此后台湾持续以参与方资格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