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报社论称,太平洋两岸十二国好不容易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而如今,主导的美国之两党总统候选人都公开反对此协议。TPP若不能在奥巴马剩下的五个月任期内通过的话,可能被新总统无限期搁置下去;这不仅危及美国的领导地位,所有TPP成员国及希望加入的台湾在内都必须重新思考出路。
奥巴马日前藉欢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时特别强调,“现在我是总统,我支持TPP”。但就在他谈话之际,六位共和党众议员联名写信,要求奥巴马勿在年底提出表决。稍早国会以二一八票对二○八票通过快速授权,这六人站在奥巴马这边;现在这些人转向,便左右了奥巴马落败的关键。
面对TPP可能搁置,台湾必须重新思考:我们的发展出路何在?目前,世界各国无不以经贸为重中之重,在WTO谈判迟无进展下,各国皆以签订双边或多边自贸协定或加入经贸集团为目标;而加入美国主导的TPP及中国大陆主导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正是台湾的目标。
马政府时代的作法,是两路并进:一方面与大陆签定服贸,洽谈货贸,希望经由大陆协助加入RCEP;另一方面则积极与美国洽商第二轮加入TPP的可能,关键在农产品市场自由化,尤其是瘦肉精美猪的开放。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关系僵滞,服贸无法立法,货贸协商喊卡。农委会主委上台前一句“开放美猪”,立刻引发强烈抗议;蔡政府担心动摇政权基础,自不敢轻易再试。正因蔡政府裹足不前,没有明确的新方向,虽喊出“新南向”的口号,但工商界不知道市场在哪里,当然不敢贸然投资。
目前看来,TPP在奥巴马任内通过的机会不大,而无论希拉蕊或川普当选,以目前协议的内容也没有通过的可能;因此,台湾想要在蔡总统任内拿到第二轮门票,希望极其渺茫。也因此,此刻暂缓诸如美猪开放的美方压力,可谓塞翁失马;但如果还将邓振中出任政委说成是为了推动TPP,恐怕是昧于形势,且自欺欺人。
TPP是国际上最高规格的自贸协议,而以台湾目前的政治及社会氛围,从农业到服务业都充满浓烈的保护主义气息,碰到任何开放措施都要抗争;说实在,就算TPP此刻通过,其门槛也是我们难以跨过的。相对而言,RCEP是一个适合发展中国家参加的自贸协议,透过谈判,可以去除关税壁垒,而各国想要保留的保护部分也有相当弹性。因此,我国如先以RCEP的标准与这些伙伴国家谈,循序渐进,再以TPP的标准与他们谈,应更为事半功倍。
说穿了,目前笼罩在政府心中的,其实是政治阴影。因为蔡政府不承认九二共识,大陆关闭协商机制,加入RCEP有政治上的困难;也因此,才会期待美国基于政治考虑,像对待越南一样让台湾以比较宽松的条件加入TPP,一举与美国在经贸与战略上紧密结合。但这种想望,终究要以失望收场。美国在乎的是自己的国家利益,每次双边经贸谈判都寸步不让,包括TPP也不例外,政治人物往往因政治考虑说不赞成就不赞成,辜负了其他亚太国家的期待。更遑论,国家领导人因谈判让步而下台的,所在多有。
我们认为,政府过度坚持政治口号,死硬不与大陆接触,弃实际经济利益于不顾,这和陈水扁时代的“锁国”,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况且,在今天的经贸立国时代,每个国家都在追求避险,故亚太各国既与美国谈TPP,也与大陆谈RCEP;台湾外交处境已经先天不利,若还孤注一掷,当然危险。台湾没有得罪中美任何一方的本钱,当美国为自身利益要抛弃盟邦时,连句场面话都不会留给说。从太平岛事件,蔡英文政府难道还没得到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