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拼司改 抢救民调大作战?

字体大小:

台湾联合报报道,司法院正副院长被提名人谢文定及林锦芳请辞提名后,台湾总统蔡英文已同意撤回提名咨文,虽然拆解了“政治未爆弹”,但此事喧扰一个多月,加上江春男酒驾风波也吵了一个星期,接连的用人争议也拖累了蔡英文的民调,信任度及支持度都跌破五成。蔡英文昨天决定亲任“司改国是会议筹备委员会”召集人,除了拚司改,也力图挽救急速下坠的民调。

司法改革是蔡英文五二○就职演说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工程,当她在台上喊出“为了展现新政府的决心,我们会在今年十月召开司改国是会议,透过人民实际的参与,让社会力进来,一起推动司法改革”,也赢得最多掌声与喝采,可见这确是现阶段台湾人民最关心的议题。

不过,为兑现十月召开司法国是会议的承诺,希望立法院早日行使同意权,蔡英文赶在七月甫结束“英翔专案”出访后,就送出谢文定及林锦芳的提名咨文,完全出人意外,却也因为过程草率,不但踢到铁板,也让司法改革第一步就遇到重大阻碍。

基于总统的超然地位,蔡英文原安排让总统府秘书长林碧炤担任筹备委员会召集人,也避免“总统干预司法”的訾议。然而,司法院正副院长的提名风波,已让司法改革之路更加举步维艰;如果总统亲上火线,既可展现对司法改革的重视,也可藉由总统高度,让后续的执行推动更有效率。

只是,总统亲自领导司法改革,确实有其风险。已经请辞的司法院副院长苏永钦就曾批评蔡总统不应干预司法改革。当时总统府以带动通案制度革新,不涉及审判权、总统有协调院际事务的会商权、及民选总统必须挑起责任等三大理由回应。

这三项理由固然有其依据,但推动司法改革,是否需要总统亲任筹委会召集人?抑或保持距离更有协调空间?其实各有优劣。但因为蔡政府近来“一连串衰事”内外夹击,已让她没有太多“置身度外”的余裕,从连断两大重要人事案,到亲赴原民部落道歉,乃至内政部长叶俊荣今天就要登上太平岛,让外界揣测“总统登岛近了”。终于站上第一线的蔡英文,也正展开“抢救民调大作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