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评:“港独入校”难避免 校方教师把好这一关

字体大小:

香港明报社评称,下学年还有半个月就开学,从事态发展看来,“港独”议题进入中学校园已经难以避免。基于“港独”对香港百害而无一利,学生在资讯不对称情况下,容易受误导,未能正确认识“港独”对香港的危害。设若学校成为“播独”平台,极可能误了学生也害了香港;学校和教师须以负责任态度应对此事,除了对学生负责,也是向历史负责。学校教师可透过讨论解说,让学生认识到香港独立是不应该也不可行,并正确认识香港的宪制地位,避免他们走入歧途。

不容教师鼓吹“港独” 校方防渗透主动介入

近期有民调显示,社会上认同“港独”主张的较多是年轻人,他们对“港独”的深层意涵和香港要付出多大代价,大多不甚了了。但是,由于同辈朋侪说得琅琅上口,使“港独”在年轻人之间成为时尚潮流,也反映“港独”有一定社会基础。另外有推动“港独”的学生团体,宣称要在中学发展组织,散播“港独”主张和争取认同支持。按这两方面情况审视,“港独”议题在校园已经难以避免,如何把好这一关,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

严格而言,“港独”主张或活动,不应该也不能够在校园出现,可是推动“港独”的人以言论自由包装,认为任何议题都应该让学生有讨论空间,云云。事实上,社会上已经有人公然组织以推动香港独立为政纲的政党参政,基于没有法律禁制,政府对“港独党”徒呼荷荷。在校园,设若出现三五成群学生讨论“港独”,校方也无法禁止,因此透过讨论在校园解决“港独”问题,成为新学年重要课题。

教师的取态十分关键。教师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毋庸赘言,教师在校园鼓吹“港独”,学生很容易群起跟从;设若有这样的教师在校园搞“港独”,那就是偏离了原有职能,违背教育专业守则要求。教师在学校鼓吹“港独”,实质并非教育,而是在校园搞政治,与言论自由无关,从任何角度审视都不能接受。教育局要求校董会根据《教育条例》跟进,制订清晰机制及程序处理不符合期望的教师,完全有必要,校董会和办学团体须认真处理。至于教师在校园鼓吹“港独”,除了包括取消教师资格注册,政府还应该研究是否追究其他法律责任。

推动“港独”的人和团体会用不同方法向校园渗透,校方可采取两方面做法。一是对来自校外的渗透,保持高度警觉,及时果断阻截,避免“港独”组织在校园壮大;“校园不向港独开放”,应该是学校处理的原则。二是与其让学生被别有用心的人灌输影响,在缺乏正确资讯之下被误导,校方应该主动组织讨论“港独”议题,包括在通识科或小组专题讨论等,发放足够参考资料,透过深入全面讨论,让学生认识香港独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清除以为时尚甚至浪漫的错误认知。每间学校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校方宜按校情以恰当做法处理。

特区宪制法律地位 按《基本法》说通透

校方组织讨论“港独”,所据所本十分清晰明白,那就是《基本法》。《基本法》是宪制文件,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制地位,若要推动香港从中国割离出去,就是抵触了《基本法》,也为中国宪法所不容。“港独”抵触《基本法》下的宪制地位及法律地位,有人认为讨论可包括探讨修改《基本法》而达至香港脱离中国,这种说法混淆视听,因为其实质就是摆脱《基本法》,只是以言论自由掩饰而已。2012年国教争议,问题出在一些教材有洗脑之嫌,与《基本法》的严肃法理没有直接关系;现在校园对抗“港独”,《基本法》是最恰当武器,若学校处理得当,可让下一代正确认识香港的宪制和法律地位。

“港独”冒起是新情况,对本港整体与个别环节的牵动将陆续呈现出来,“港独入校园”是其中一方面。回归19年之后要处理“港独”问题,很多人感到很无奈,但是它既然侵入了我们的生活,只能好好应付。只要处理得宜,把事态都摊在阳光下,针锋相对逐一消解,相信绝大多数人会发现“港独”或“自决”、“自主”等分离思潮,无论什么说法都只是妖言惑衆,将为人所唾弃。当然,前提是要应对得宜,以理服人。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