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蔡英文与苗栗人士吃了一客千元法国大餐,引发各式议论,总统府就此连续提出说明,都难以浇熄民众的情绪。问题其实不在法国菜,而在官员对于“吃公帑”的态度。
这已是民进党政府最近第二次因为吃饭遭到抨击。月初23名立委赴日考察,侨宴上却携家带眷来了五、六十人,全由侨胞埋单,被批公私不分。苗栗的法式大餐,说是由客委会主委特支费支付,但特支费难道不是公帑,不是慷人民之慨?
此外,还有人、地不宜的因素。蔡英文自称“客家女儿”,来到客家庄,又是客委会安排,主委李永得却安排总统在法式餐厅与乡亲聚餐,这对得起在地客家菜吗?何况,在座还有多名绿营桩脚,酬谢意味浓厚;因此再祭出“支持青年创业”、“法国菜客家元素”等说词,便让人愈觉乏味。
法国菜是无辜的,要说千元大餐有多奢华,则未免矫情。此事闹到对岸网民都说话了,认为这价码连大陆“村官”的消费水平都比不上,足证台湾是“穷岛”。但大陆网民有所不知,台湾人民在意的不是钱的多寡,而是“谁付钱?”。如果主人自掏腰包,或宾主各付各的,吃大餐活络经济兼奖励青创,大家没话说。但如果事涉公帑,民众不免侧目而视。
当年有连战500元便当的豪奢,今天有蔡英文千元法国菜的引起非议,其实也只是恰好而已。丢出去的回力棒,终不免飞回来打到自己。
(来源:台湾《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