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特朗普亚洲行 开启美中新赛局

字体大小:

台湾经济日报发表社论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从3日起展开12天的亚洲行,从日本为起站,陆续访问韩国、中国、越南及菲律宾,并将出席越南岘港APEC峰会及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东协高峰会。特朗普此行聚焦重点包括朝鲜、南海等区域安全议题,以及和各国进行贸易协商,可说是检验特朗普亚洲政策的关键之旅。而特朗普8-10日访问中国大陆并和习近平进行第二度“特习会”,更是此行的重中之重,也攸关美中关係的未来走向。

特朗普上任后舍弃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洲”、“亚太再平衡”等战略,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造成美国亚太战略不明及亚洲盟友对美国信心的动摇。相对上,习近平在国际舞台上表达愿意承担继续推动全球化的重任,并力推作为中国大陆全球战略布局蓝图的“一带一路”计划,从而也导致美中影响力的一消一长。

为扭转过于强调“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思维,安抚亚洲盟友不安心理,这次特朗普亚洲行,和日本、韩国及东协国家领袖会晤,都将触及到在亚洲的双边或多边合作策略;特朗普也将在APEC场合进行亚洲政策演讲。特朗普能否扫除盟国疑虑,提出强有力的新亚太政策,将是各国对美国老大哥能否继续扮演领导角色的信心指标。

最近特朗普政府突然祭出“印度太平洋战略”,似乎是为特朗普亚洲行及新亚太战略作铺垫。上月中旬美国国务卿提勒森在美国智库发表专题演讲,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的政策概念;紧接着白宫官员就特朗普亚洲行两度和媒体吹风,都提到特朗普将重申美国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的领导性,显示特朗普政府很可能以此定调美国的新亚太战略。

据华府智库专家指出,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是源于美国的海洋战略框架,意指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海洋民主政体联合起来,共同制衡中国的崛起。根据国务卿提勒森和印度总理莫迪日前会晤的谈话,以及最先提出此概念的日本首相安倍和莫迪会面达成的共识,很显然“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就是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这也显示,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国和美国竞逐在亚洲乃至亚太地区影响力,已引起广泛关切,特朗普政府是否会採取较前任奥巴马政府更强硬的制衡或围堵策略,是各方关注焦点。

而即将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度“特习会”,也攸关特朗普政府的中国政策。特朗普上任后强烈要求各国减少对美贸易逆差,大陆是美国最大贸易逆差地区,因而成为美国要求缩减贸易逆差的头号目标。但大陆对美国有巨额採购及去年已高达450亿美元的庞大投资,又是美国国债最大持有者,双方在贸易谈判上各有筹码,爆发贸易战可能性极低。

再从过去几个月美中双方互动来看,特朗普最在意、也是最优先的政策目标在解决朝鲜核武危机,美中贸易问题似乎被特朗普拿来当筹码,意在施压北京大力协助解决朝鲜问题。这次特朗普访问中国,国务院已对外说明朝鲜与美中贸易议题是两大重点,但研判朝鲜问题才是双方攻防的真正焦点,北京在解决朝鲜问题上能否作出令特朗普满意的积极回应,是美中贸易谈判会否被放大的关键决定因素。

整体来看,美中双方是处于既有利益冲突、但又需相互合作的国际赛局,习近平在19大后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展现高度自信积极对外布局,发展全球伙伴关係;特朗普具有不可预测、也不肯低头的商人性格,作为全球龙头的美国领导人,也背负不容迴避的历史责任,两大领?在美中世纪赛局究竟会採取“零和”或“双赢”策略,或可在这次特朗普亚洲行看出端倪。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