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星岛日报
作者:纪晓华
前天早上,新华社旗下媒体《经济参考报》,发表《网游对未成年人影响触目惊心“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长文,矛头直指腾讯等游戏巨头,点名有学生有时一天玩八小时《王者荣耀》这一款腾讯旗舰游戏。科网股应声暴跌,四个小时之后文章消失,但晚上六点四十分左右卷土重来,文章标题改为《网络游戏长成数千亿产业》,删掉了“精神鸦片”等字眼。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当中有何博弈?文章是否代表官方?《经济参考报》虽然不算央媒,但作为国家通讯社子报,当然也带有官方色彩,而且在舆论监督方面颇具影响力。去年八月,该报一篇题为《青海“隐形首富”:祁连山非法採煤获利百亿至今未停》的长篇调查,就引发一场整治风暴,并且导致青海多名高官落马。
前天的这篇调查报道,第一作者王恒涛也不是普通的新华社记者,而是《经济参考报》副总编辑,此前担任过新华社西藏分社副社长,是副局级干部。
文章被“河蟹”后,有人认为是互联网巨头显示公关力量,王恒涛也自称遭到网络水军的攻击。不过,也有不少认为将网络游戏比喻为“精神鸦片”确实“过了”,就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琼瑶小说、邓丽君歌曲也曾被骂“精神鸦片”。由于近期官方突然整顿教育、网络产业,导致股市暴跌,股市难免对此过度反应。
不过,文章在修改标题之后重出江湖,也意味着官方对游戏行业的监管势在必行。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而且,客观上青少年网络沉迷现象非常普遍,不少家长颇为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