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还有下一座“护国神山”?

字体大小: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社论

美国参议院6月初通过“2021年美国创新暨竞争法案”,又被称为“晶片法案”,引起台湾的注意,却未给予足够重视,若加上欧、日的发展,其实预示了台湾“护国神山”的垄断地位,在未来五到十年间可能动摇,政府应有所警惕并超前部署产业蓝图。

晶片法案包括将提供美国半导体晶片生产的奖励基金,五年内将提拨520亿美元支援半导体产业。这项法案仍需众议院通过才成为法律,但可确定的是美国已下定决心,恢复半导体和晶片业的领先地位。英特尔执行长基辛格规划巨额投资扩产,企盼在2024年赶上竞争对手,2025年跃居首位。凡此都显示台湾“护国神山”将面临严厉挑战,不可等闲视之。

欧盟和日本也正分头努力增强制造晶片能力。欧盟去年制定计划,正推动和各国合作,设立数十亿欧元的基金目标是要将晶片生产占全球比重从目前的10%提升到2030年时的20%。欧盟也争取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赴欧设厂,减少对亚洲依赖。日本经产省则在6月发表报告,将半导体成长视为“国家级战略”,将在政策上给予“特别对待”,鼓励日企和外企合资研发与制造。

这些都是台湾晶片代工业需求面挑战的最新发展。再从供给面看,也就是从继续发展晶片业所受限制来看此一问题。台积电一年耗用电力约占全台的5%,相当于300万人用电量;同时,参加了再生能源倡议组织(RE100),规划在2030年生产厂房须用25%绿电、非生产厂房须100%使用绿电,到2050年更达到100%使用绿电。另外,去年台积电签下台湾最大风力厂沃旭的20年风电,对台湾绿能供需造成相当压力。

台积电用水量每日超过15万吨,占科学园区全体的三分之一,居各企业之冠。今春台湾地区干旱时,台积电还雇用数百部运水车备战。台积电努力回收并节约用水,但还是对地方政府造成极大压力;未来每座新厂的环评,都是艰巨的挑战。

再来是人才方面,台积电去年招聘8,000人,却仍感不足;今春进行了历来最大规模的人才招聘,全年将招募9,000人,大学毕业者5万元的月薪起薪、硕士年薪更达176万元,领域遍及理工和财管、人资等,不仅是大专生的最佳就业选择,更让其他竞争企业担心“新人空洞化”。但在未来,在台湾少子化下,人才能否持续供给无虞,实堪忧虑。

今年4月,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出席本报“大师智库论坛”回应媒体时表示,台湾想要再创造一个具有潜在优势又对世界重要的“护国神山”,难;经济部长王美花之后回应媒体说,“护国神山”不必都像玉山一样高,像5G、AI、电动车,只要充分合作,都可在国际上扮演要角。王部长的话并没错,但以台湾经济规模和国际现况,这些产业要成为“次玉山”都非常困难,因为电动车的贸易保护到处存在,AI和5G通常内建于某种母体,因而多半只能间接出口,不像半导体业因台湾在1996年加入“资讯科技协定(ITA)”而基本免除了关税,可在国际间自由贸易。

爱沙尼亚是一个人口仅130万人的小国,却开发出全球通用的Skype,几乎都用手机付费停车、用网络报税,工研院开发的“揪科”却要死不活;台湾医疗水准居亚洲首位,亚洲国际医疗中心却在曼谷;虾皮和淘宝能从新加坡和大陆跨海到台湾攻城掠地,网络家庭(PChome)在国内外却都难以伸出拳脚;荷兰人口只有1,700万人,却拥有全球四大快递之一的天递(TNT)纵横四海,也有傲人的欧洲花卉集散中心;新加坡700万人,却成为华人在亚洲的大学留学中心。

王部长要大家努力合作,创造出我们的“护国次神山群”,政府本身却泰半凉在一边或因政治挂帅而欲助乏力,如此还可能造山吗?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