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周年的台湾启示录

字体大小: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社论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已满一年,俄乌虽然均已力竭,但双方却形成对峙的趋势。俄乌战争爆发已属突然,延续迄今更是出乎意料。

俄乌战争再次验证“战争没有赢家”,不但使得原本经济在欧洲已经殿后的乌克兰继续探底,也重创俄罗斯经济,而且未来在各国长期抵制下,经济也很难回稳。

中国大陆与俄罗斯因俄乌战争关系更加紧密,共同与美国抗衡,虽然不会立即有濒临战争的凶险,但未来地缘政治对抗会更加白热化。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在东欧筑起对俄罗斯的防线,在东亚则加强对中国大陆的围堵,全球有进入“冷战2.0”的趋势。处在前沿的乌克兰及台湾虽然在政经体制及意识形态倾向美欧,美欧也提供安全保障;但经济方面却和中俄霸权往来密切,与以往冷战时期东西阵营泾渭分明的情况不同。

俄乌战争使得各国体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在军事国防上寻求强化,外交政治上追求结盟,经济上则是提升自给能力,以加强产业的韧性。

对于台湾而言,“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警示或许过于牵强,但俄乌战争使美中对抗更为剧烈,也撼动两岸关系。台湾不仅面临选边站的问题,更需进行有效杠杆,处境更具挑战性。

在美中贸易战及冠病双重冲击下,台湾经济表现还算稳健,但是俄乌战争对台湾经济却造成不小影响。俄乌两国均为原物料出口大国及世界粮仓,战争使得原物料及食品类价格大涨,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台湾当然无法避免,2022年台湾消费者物价上涨率为2.95%,为自2009年全球金融风暴以来的最高水准。

俄乌两国GDP合计不到全球2%,但俄乌战争却导致全球经济成长明显放缓。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估计,若是俄乌战争仍持续,在今年年底将使全球经济损失2.8兆美元。长期损害更难以估算,全球经济成长在未来几年很难回复到战前水准。

虽然未来全球经济展望不佳,但各国纷纷进行产业调整以巩固竞争力,全球经贸及产业结构面临重新洗牌。目前各主要国家短期主要是以控制通膨,尽速恢复成长,而中长期则是确保关键产业的自主性,强化经济韧性,并藉由国际结盟以维系经济安全,台湾也应积极布局而不缺席。

台湾去年深受通膨之苦,政府虽然一再宣称通货膨胀率仍低于3,在可控制范围内,但与民众感受有巨大落差。而且目前政府主要是以冻涨油电价格,自行吸收成本方式来抑制通膨,最终仍然是由全民埋单。另外去年台湾生产者物价上涨率高达6.4%,不但对产业形成沉重负担,更影响到其出口表现。

特别是今年1月台湾通货膨胀率为半年来新高的3.04%。在全球通膨已趋缓的情况下,政府表现不符预期,最近鸡蛋价格上涨即是一例;未来必须拿出更有效平抑物价的措施,才能改善经济基本面。

全球供应链已由过去“成本导向”,转变为“信赖优先”;为因应此变局,台湾中长期应巩固既有供应链优势,并寻求多元突破。台湾虽然在半导体相关产业,被国际公认是信赖伙伴,成为各国竞相拉拢的对象。但是为提高经济韧性,确保上游和关键中间财供应无虞,应有系统盘点所有产业,规划降低关键原材料及零组件的依赖度及集中度,并透过国际结盟与产业合作的方式,以降低企业风险。

另外,政府应以具体行动强化基础建设,才能促成企业回流台湾,也需协助企业建立海外备援基地,以确保供应链安全。惟有多管齐下并结合信赖伙伴,形成更具韧性的精实产业链,方能因应全球剧变的环境及上升的风险。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