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湾《联合报》社论
国民党通过下届立委选举“中央选战策略会报”名单,由于充斥地方政坛退休人物,显得暮气沉沉;又纳入曾服刑的李全教、傅崐萁等人,引发质疑。文传会副主委锺沛君当即愤而辞职。主席朱立伦随即补提苏清泉、谢龙介二人以求平衡,李全教则主动宣布退出,但仍无法抚平党内不满情绪。
“选策会”的职责,在审核各选区立委提名人和辅选方式,对立委选战布局有重大影响;因此,其人选必须具有足够的瞻瞩和威望,才可能提出最佳人选,取得最大战果。但这次国民党公布的选策会名单,却多为退休已久的地方大老,平均年龄68岁,且不少人过往行事颇受争议。这样的名单,显然不符内外的期待,更不符合国民党2024想要重返执政的布局。也因此,被补进名单的谢龙介拒绝加入,而要求全面改组;侯友宜、卢秀燕等人也发出拒绝黑金、坚持清廉的呼声。
若要重组选策会,对朱立伦的威望也许很伤;但比起把这个不孚众望的架构硬撑到底,恐怕还是更明智的选择。至少,可透过改组的过程重新思考国民党赢的策略与价值,并重新凝聚向心力,切勿以为错误硬拗到底就能变成对的。朱立伦若不想重蹈吴敦义的覆辙,他应打开心胸听取意见,提出更符合时代趋势的人选,而非在那里迁就地方派系分赃。
李全教九年前曾因涉入台南议长贿选案被判决当选无效,并入监服刑。而今,国民党正在挞伐民进党的邱莉莉在台南市议长的贿选,如果让李全教负责立委提名,不觉得价值错乱吗?党中央以李全教“已服完刑”为他开脱,这话能说服哪个选民?此外,傅崐萁涉及多个司法案件并入监服刑,他以立委身分参与“选策会”,并不符合程序正义和外界观感。如此,恐难让党员相信党中央会秉公提名。
此外,朱立伦对傅崐萁的过度倚重,也到了令人担心的地步。傅崐萁或有其特殊的合纵智巧,但这毕竟不是政党经营的正道;朱立伦身为党主席,必须握稳党的核心价值及经营策略,不能被奇门遁甲之类的战术迷惑。去年九合一选举,傅崐萁就是举足轻重的选策会成员,但选后花莲县议长脱党参选、集体跑票风波,根源皆与他有关。面对更重要的立委选举,朱立伦怎能再让地方畸形生态拖垮政党?
再如刘政鸿,他在苗栗县长任内挥霍造成财务危机,仍令人印象深刻;去年他任选策会操盘县长选战,却导致国民党分裂,闹得满城风雨。朱立伦无法记取教训,难道要再栽一次?
综观整份选策会名单,除了年龄偏高及太多地方色彩,更大问题是许多人已多年未参与政治和选战,对目前的社会脉动已经脱节,遑论网路作战。这种阵容,要奢谈跟民进党拚搏,不啻是“请鬼拿药单”,不可能有胜算。也难怪,这个选策会被说成是“兄弟会”。一大堆“上个世代”派系人物拟定的选战策略,又如何让参选者及辅选者安心执行?
国民党去年底的胜选,蓝营嘴上自谦“是人民的胜利,不是国民党的胜利”,但它的许多作为却与此背道而驰。南投立委补选失利,即败在党中央过度轻率,而地方力量又未整合。如今又发生选策会风波,党内自乱阵脚给人民看。这种表现,“讨厌民进党”的选民,有什么理由“喜欢国民党”?
四年前,国民党在地方胜选的大好形势中,但因总统及立委提名的荒腔走板,而输掉了选战。当年吴敦义的诸多行径,朱立伦都曾亲自目睹,如今他还要再步其后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