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孩子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字体大小:

来源:香港《明报》

作者:何喜华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订立儿童节是呼吁各国保障儿童生存权、保健权及受教育等权利,改善儿童生活。今日香港,对于中产家庭的儿童,儿童节或许是嚷着要爸妈过节送礼物;对基层儿童及家长而言,能在不懂做功课时有援手、课后免独留家中、可参加免费活动,则来得更重要。适逢儿童节,这对社会又有何启示?

强化托儿照顾 乃儿童权利

照顾孩子,让儿童在健康和获支援的环境下学习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8条规定,缔约国应于父母及法定监护人在担负养育儿童责任时给予适当协助,并确保照顾儿童之机构、设施和服务业务之发展;缔约国更应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确保就业父母之子女,有权享有托儿服务及设施。

对基层家长来说,每天为口奔驰,虽然照顾儿童是父母责任,惟受传统观念影响,绝大部分妇女均身兼两职,既要照顾子女、料理家务,又要工作糊口,身心压力沉重。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上月发布《基层妇女就业情况及对学校托管意见研究》,五成半(55.2%)受访基层妇女每日花13小时或以上照顾子女,中位数达11小时,无偿工作时数远高于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国家(4.4小时)、日本(3.7小时)及韩国(3.6小时)等,身心长期处于高压状态。

完善的课后功课辅导、托管及学习活动支援,有助减低家长照顾子女压力,亦可释放劳动力,补充市场紧绌的人力资源,增加家庭收入,扶贫效益甚高。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学家Ekkehard Ernst曾指出,凡是劳工市场女性参与率高的经济体,其增速下行机率较低。女性就业程度较高,不仅可加强经济体抵御冲击的能力,亦是有力的反贫困工具。

在校课托是德政 受惠名额应增加

现届特区政府关注贫穷问题,推行精准扶贫策略。当局月前提出推行“在校课后托管服务试行计划”,透过改善清贫家庭学童课后支援,协助贫穷家庭脱贫。该计划并非新事物,将改善现行校本课后学习及支援计划资助不足,及目前在校课后托管服务计划规模过小、服务零碎的问题。

试行计划将聚焦支援有需要家庭(如单亲、居住环境欠佳)的小学生,服务包括功课辅导、语文补习班、兴趣班等,可至少留校到下午6时,如个别学校条件许可会运作至7时,尽量以便有需要的家长可选择外出工作,改善生活。参与计划的学校会提供场地,并由志愿机构提供服务,费用由政府承担。

当局预计首阶段以50间学校为目标,但未公布每间学校可提供的名额及地区。 2021年全港有近35万小学生,以全港儿童贫穷率(政策介入前为27%)粗略估算,约有9.4万小学清贫学童有服务需要。政府需因应每区贫穷状况制订学校托管名额,也应增加名额。

借镜韩国英国 课托纳教育政策

新计划是德政,正中清贫学童学习之痛点;然而究竟能否顺利落实、如何落实,才是最大挑战。过去多年,学校普遍担心课后服务涉及人手管理和保险等额外成本,也认为课后属学校以外的责任,因此未太积极推行。再者,当局也只将课后支援视作福利议题(是次计划也由劳福局主责),教育局未大力参与。学校参加与否,纯属自愿,导致校园课后支援发展进度缓慢。要改变“老鼠拉龟”现象,学校及政府都需要“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

参考韩国经验,当地托管服务定位由以往作福利政策的补偿功能,转为教育、社会发展的理念。因着双职家庭逐年增加,不少父母上班而无人照顾小学生,韩国政府自2006年将小学托管变为教育政策,教育部将学校托管全面纳入学校体系。由2013年起,小学课后托管政策实行跨部门协作,服务由教育部、保健福祉部、女性家庭部门协调配合,全面推进课后托管服务的实施,受惠学生逐年增加。

此外,英国政府一直鼓励小学主导托管发展,期望学校于托管服务可扮演更重要角色。若有足够需求,学校须提供全方位托儿服务(wraparound childcare),包括上学前、放学后及假期托儿服务。学校须以校本情况提供校本托管,与其他机构或到学校附近地区的托管机构使用托儿服务;也能按地区需求灵活调整托管方式、时间及收费。

本港试行计划依重个别学校自愿决定,实际有多少学校主动参加计划、容让多少清贫学童受惠,成效存疑。为促进落实计划,政府应将学校托管纳入为教育一部分,主动评估各区学童课后支援服务需要。当局应大力拨款资助学校聘用专责人手,提供足够资助,支援学校应付新增开支,包括清洁、保险、活动、水电费等。长远而言,当局须确保服务到位且供应名额充裕;若参与学校不多,或须将提供课托服务纳入为资助学校条件,发挥扶助弱势家庭学童的社会功能。

近年本港适龄学童人口大减,因收生不足面临“杀校”问题。从积极面看,也许是优化教育制度的机遇。除推行小班教学,教育局可将课后支援纳入教育政策。由于基层家长亦关注托管服务质素,学校可聘用专业教师驻场,处理学童学习需要,转聘教师为课后学习支援人员,既能善用专业知识,也让学子受惠,收双赢之效。

延长服务时间 假期开放 增加接送

服务时间方面,试行计划建议小学生课后托管留校最长至下午6时,个别学校最长可运作至7时。但因在职基层家庭工时极长,不少工作至晚上,时间应延长至晚上9时。另外,由于不少小学生家长或未能准时下班接送年幼学童,当局可考虑增设接送服务,提供津贴予义工家长或员工接送学生往返校园。

此外,学校是学童熟悉的环境,空间充裕且安全,普遍是儿童最常逗留和活动的地方。当局应善用校舍,在周末、周日及长假期全面开放校园,提供语文班、兴趣班、学生自修等服务。只有尽快推行功辅、托管、活动三合一支援,让清贫家庭学童受惠,才是给穷孩子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