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本地时尚与生活月刊《都会佳人》主编的王嬿青,月前悄悄地从上海回来,并在乌节路一带重开当年广受饕客欢迎的“嬿青私房菜”,一心想要为大家介绍精致的上海珍馐。
王嬿青昨午(4月13日)在餐馆接受《新明日报》访问时说,一晃就是十年,十年前她离开《都会佳人》主编一职时,公司(SPH Magazines)委派她到上海负责策划出版一本女性生活与健康杂志,这也是她第一次在上海工作。
王嬿青说,她从22岁大学毕业就前来本地电视台担任新闻主播、杂志主编,是她的第一份工作,所有从来没有在自己的家乡打过工。
“十年来,可说是让我学了很多,也见识了很多,尤其我已经融入本地的文化,所以初到上海工作确实有点无所适从,就说拍杂志封面,本地杂志的主编偶尔会去摄影棚探班,顺便打交道,建立人脉,可是那里则是时尚主编的工作,总编辑是无需到现场的。”

此外,王嬿青也说,由于我国是弹丸之地,从东到北、南至西,都非常方便,但中国地大,有时一个周末就得穿越两个不同的地方开会、拍照,“像艺人们都在北京,要拍他们就得到北京,之后又到其他地方参加活动或开会,一个周末可以到两个不同的地方,周一又回到上海办公室。”
王嬿青离开新加坡到上海时女儿尚在念幼儿园,问她当时可有难以取舍的地方?
她说:“其实公司允许我带着她同行,让她在当地的国际学校就读,但我好不容易当了六年的义工,为她报读了本地的小学,想了想就决定请父母过来照顾她。”
那这十年来如何维系母女感情?
“我几乎每两个月飞回来一次,再加上中国的公假也会回来,女儿在学校假期也会过去找我,我们母女的感情其实非常好,非常融洽。”
提及已经18岁念初院2年级的女儿,王嬿青露出了一脸的幸福。
女儿长大 放慢脚步
女儿长大了,王嬿青准备放慢脚步,朝人生另一个目标前进。
离开前,王嬿青就曾开了间“嬿青私房菜”,广受饕客们的喜爱,之后也开了间分店,后来个人因素,再加上被派到上海工作,就将餐馆卖了出去。
而这次回来重开“嬿青私房菜”,嬿青说,女儿已经长大了,自己也可以往人生的另一个目标前进,“当年餐馆结束后,有不少顾客一直再问何时再开,后来我经过考察,也发现本地很少上海菜餐馆,于是就决定重开,以便能介绍更精致的上海菜给饕客们。”
隔了十年再开餐馆,嬿青发现本地的餐饮也及顾客口味改变许多,尤其食材方面,以前难买到的食材,现在都可以找得到了,她说:“像当年得自己到峇淡岛找黄鱼,而今却不用都可买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