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Steve Jobs都受影响 “80岁”John Lennon留下什么传奇?

今年10月9日是约翰连侬80岁冥诞。(互联网)
今年10月9日是约翰连侬80岁冥诞。(互联网)

字体大小:

John Lennon(约翰连侬,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今年80岁了,如果他还活着的话。

这位美国音乐人用短短40年生命,证明他是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摇滚乐团The Beatles(披头四)的灵魂成员。他的个人唱片销量数以千万计,被公认为史上最伟大的歌手之一,因此有王者、教父、大师等称号,影响力遍及音乐、时尚、艺术、影视各领域,甚至包括政治。

摇滚乐的基因之一就是反抗,面对不公不义,面对世界扭曲,人们通过音乐发出愤怒的呐喊和抗争。披头四的音乐不是音乐而已,更多是从人文社会各种现象获取的感悟,是一种理想主义。所以听他们的歌曲,不是听歌而已,而是听一种时代的精神价值和意义。

1. 爱情传奇 经典作品

连侬跟他的日本艺术家妻子小野洋子的爱情,被视为摇滚史上最传奇的一段爱情故事。他们不仅相爱,还共同创作,无数作品更成经典。

1969年,两人婚后发起行为艺术,称为“在床上祈求和平”,两人裸坐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酒店内,背后高挂着和平标语“Make Love, No War”(做爱不作战),让它成为当时最强而有力的反战口号,传诵至今。

两人也一起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反战歌曲,包括连侬根据洋子的手札写出名曲《想象》(Imagine),歌曲描绘出一个美好世界,成为连侬单飞后销量最佳的歌曲。

约翰连侬跟妻子小野洋子一起进行艺术创作。(互联网)

2. 传世名言 惊人语录 电脑字迹

连侬的歌词和发言,或有社会感悟,或有政治批判,总被歌迷收成语录。比如,他曾在十几个参战国家的城市,通过装置广告牌提倡反战,其口号就是“War is over. If you want it.”(战争結束了!如果你想的话。)

其实他小时候就已经留下了惊人的传世名言。话说他的老师要大家写下长大后的志愿,而他写了“快乐”。老师说他:“你根本没搞懂我出的题目!”小连侬回他:“我5岁时,妈妈告诉我,快乐是人生的关键,你说我没搞清楚题目,我说是你没搞清楚人生。”

他还说过:“部份的我怀疑自己是个失败者,其他部份的我认为自己是万能的天神。”至于“披头四比上帝更伟大”这句话自然被归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例子。

连侬词曲被歌迷喜爱,连他作词时的字迹也被保留下来,还被设计成为一种电脑字体。其实他的字迹谈不上有特色,只不过歌迷对他爱屋及乌,所以连字迹都想要收藏。

约翰连侬的字迹通过电脑被保留了下来。(互联网)

3. 当音乐结合科技变成苹果

2001年,苹果灵魂人物Steve Jobs(乔布斯)的苹果公司创造出能管理和播放数码音乐和视频的iTunes,之后大家能在iTunes听到披头四的音乐,不是偶然。乔布斯生前最喜爱的乐团就是披头四,喜爱到苹果公司的品牌标志,也是参考披头四所创立的苹果唱片商标。两边还为此打了多年的官司,苹果公司为此付出不少和解费,最后终于把对方收归旗下。

有人说,乔布斯就是受到连侬的歌曲《想象》的启发,而致力开发电脑科技事业,就像他说过:“也许因为约翰连侬,这个世上理想主义曾经出现过。”

乔布斯通过苹果结合了音乐和资讯科技。(档案照)

4. 从眼镜到鞋子的时尚宣言

连侬用音乐俘虏无数歌迷,他的歌曲内容也影响一整代人,连他的穿着也被当成时尚潮流。他的圆框眼镜、日记与烟盒等数百件私人用品一度消失,长达14年不见踪影,前年才终于在一个破产拍卖会中浮现,盗窃者疑似洋子的司机,相信就是看准物品的价值。一家日本眼镜公司看准商机,以连侬为名推出他招牌眼镜的同款设计,吸引不少歌迷捧场。

连侬爱圆框眼镜,也爱法国某品牌的小白鞋,披头四超级经典的《僧院路》(Abbey Road)唱片封面,成员们走过马路时脚上的白鞋就是最佳广告,风靡一时。连侬夫妻俩出席活动时,也常穿这个品牌的鞋款。

这是披头四的经典唱片封面。(档案照)

5. 改装车的玩家 留言墙的精神

近年流行车子客制化,但连侬早在60年前就已经将把汽车外观玩得出神入化。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他曾经以1万2000新元买进劳斯莱斯的经典车款Phantom V,隔年将车子送进知名改装厂,将外装改成艳黄色,再绘上吉普赛风格的花卉图腾,车子因此得名“迷幻的劳斯莱斯”。连侬在70年代把车子捐赠给一家博物馆,后来车子以300多万新元的高拍卖价落入一名加拿大企业家手中。

香港这两年政治动荡,新闻报道中常提到“连侬墙”。其实世界上第一面“连侬墙”出现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当年因人民不满共产政权而在布拉格修道院广场的一面墙上写上许多反政府的文字,又因为连侬主张和平反战,所以他的肖像和歌词也会在墙上出现。从此,这面墙欢迎任何人带颜料前往创作或留言,这也是言论自由的精神的展现。

约翰连侬是改装车高手(上);第一面“连侬墙”出现在布拉格。(互联网)

6. 五声夺命枪响 三个疑似死因

1980年12月8日晚上10点49分,“砰!砰!砰!砰!砰!”美国纽约市一栋高级公寓传来五声枪响,一名患有精神病的男性杀了连侬。他抽搐着倒下去时,洋子在一旁惊叫着。一双沾血的眼镜掉在地上。第二天,世界新闻头条:音乐死了。

绝大部分的人都相信凶手是狂热歌迷,因为他说自己想出名,所以决定跟连侬永远被绑在一起。也有人相信是政府的阴谋,毕竟连侬反政府的影响力太大了。还有人认为他反对宗教对立,相信所有宗教都是殊途同归,所以招致保守派基督徒的不满及杀害。

随着连侬政治活动的激进化,在纽约、东京、伦敦、柏林各大国际城市举行反战示威游行。据说后来美国联邦调查局也对他进行电话监听,派车跟踪,调查研究连侬对越南战争的巨大影响。不过当连侬跟媒体说他被人跟踪时,记者却笑他自大,完全不信。直到1995年调查局公开关于调查连侬的69份文件,才算真相大白。

约翰连侬走了,留下一双沾血的眼镜在地上。(互联网)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