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日多年的新加坡摄影师纪嘉良是不少知名日本艺人的御用摄影师。他在今年6月凭两部微电影走入电影圈,他说拍电影是全新体验,
也有了制作和新加坡有关的沙龙写真集和影片的构想。
旅日多年的新加坡著名摄影师纪嘉良在东京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流露出深沉的思乡之情。他说:“步入40岁以后,一直埋藏在心中的乡愁越来越浓,近期不断告诉自己,该做些和新加坡有关的事。”
今年是“新日建交50周年”,新加坡旅游局不久前在东京举办了“娘惹服装”展。纪嘉良出席了展览会的开幕典礼,并激起了创作灵感,“我的构思是拍摄穿上娘惹装的50个不同民族的模特儿和艺人,制作成一本沙龙写真集。而且,也要以这一主题,制作一部影片。”
少时借音乐填补寂寞
1993年,纪嘉良离乡背井到日本学习摄影,此后就一直在日本发展摄影事业。多年的磨砺使他凭着出众的风格、鲜明的个性,跃升为世界顶级摄影师。他的工作档期总是排得满满,难得接受本地媒体采访,更是很少有时间回国。
追忆往事时,45岁的纪嘉良说:“我是在单亲家庭长大,妈妈在我13岁那年去世,留下我和6岁的妹妹相依为命。在那个年代,我们没任何补助,刚上中学就得做兼职维持生计。一直照顾着我的阿姨帮我找到一份兼职,是在红山一家制造卡带的日本工厂。我在那里做了五年,每天一边干活,一边听厂里播的日本流行歌曲,音乐填补了我寂寞的内心。”
松任谷由实启发摄影兴趣
纪嘉良生平第一台照相机是妈妈送的生日礼物,当摄影师的梦想还未成形。真正促使让他走向摄影之路的是日本女歌手松任谷由实。“松任谷由实是我最爱的偶像,我在新加坡时就听她的歌,留学时总爱跑唱片行去观赏她的唱片封套。正是这些唱片封套,启发了我对拍摄人物造型的兴趣。”
1997年,纪嘉良获得摄影学士学位,隔年成为专业的服装和广告摄影师。身为外国人要在竞争激烈的日本立足实属不易,但独特的创意和好人缘为他铺平了道路。知道他是松任谷由实的忠实歌迷,杂志编辑决定让他挑大梁给松任谷由实拍封面照。从2001年至今,他一拍就是15年。
纪嘉良是日本巨星——安室奈美惠、滨崎步、倖田来未、歌唱组合SMAP等日本艺人的御用摄影师。他把事务所设在东京,也曾前往纽约拓展摄影事业,在巴黎、中港台以及韩国都有他的摄影天地。这些年来他与其他国际影视乐坛红人合作机会多,美国的麦当娜、女神卡卡,亚洲著名红星如巩俐、张曼玉、王菲、梁朝伟、成龙、金城武以及韩星裴勇俊、人气组合BigBang等都陆续走入他的镜头。
今年6月走进电影圈
纪嘉良在国外立足,不断寻求超越,对自己的创作充满了自信,“我是一个天生的幻想家,许多巨星乐于和我一起工作,是因为他(她)们坚信我的镜头能够将他们带到另一个更高境界。”
当年迷恋松任谷由实的音乐使他赴日学摄影,如今他也跟随另一名“女神”,走进电影圈。
纪嘉良说:“我欣赏日本女导演河濑直美(以剧情长片《殡之森》入围2007年康城电影节),去年,她的电影《恋恋铜锣烧》在康城参展,邀我当随行摄影师。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康城影展,那里的一景一物让我感动,我因此有了一闯电影圈的意愿。”
在今年6月东京举办的“Short Shorts Film”国际微电影节,纪嘉良的两部艺术短片“The Independents”和“Phantom”入选。具时尚和艺术风格的这两部微电影,隐藏了他要表达的主题,前者在于对“和平世界”的渴望,后者是以巴黎恐怖事件为背景,画面以幽灵和幻影体现其感受。由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负责造型设计,13分钟的电影“处女作”“The Independents”,有日本当红演员齐藤工、安藤政信参演。其构思来自一个与二战有关的故事。
纪嘉良说:“战后70周年,日本电视上有一个日本老太太讲述为日军制造炸弹气球的故事。她的指纹因接触太多炸药被磨平了,眼神却依然渴望和平,我便决定以气球炸弹为主题,创作自己的第一部微电影。电影里的演员都穿着从巴黎定做的气球装,我用镜头捕捉每个人渴望被解放的神情。”
对纪嘉良而言,拍摄电影是全新的体验。总在照相机镜头追求“真善美”的他,希望通过电影传达对现实的思考,“拍电影和拍照不同,捕捉的不是一刹那,照片可以让被拍的人去营造气氛,引发人们的想象力;电影是记录一连串的变化,要拍还要导,影像制作埋伏制作者的暗语。”
这次受访中,他也表达了一个心愿,“我希望把自己的电影近作带回家。河濑直美今年有可能去新加坡的国际电影节当评委,希望能与她同行。”
曾因出版裸体写真集被逮捕
纪嘉良善于捕捉人物内心的强与弱,他说摄影不但要刻画出人物脸部的纯真,更要有动感的一面。 他的创作有时被指过于大胆,一些影视圈的人曾说纪嘉良拍裸照有一套。几年前,他因为出版男性模特儿的露点裸体写真集,被日本警察逮捕。
采访时,记者问及他对摄影尺度的看法,纪嘉良认为:“在西方社会能接受的一些事物,在亚洲就成了争议,比如同性恋。不过,我深信一些事情能随时间而改变。人类有权追求平等,而争取往往须要付出一些代价。在表达上,也要思索用什么方式最合适。”